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刚度阻尼增效高精度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刚度阻尼增效高精度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0-21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制造业
成果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舶、大科学装置等前沿尖端工程装备领域高精度振动控制技术受国外封锁,基于现有工程材料和采用常规“串联”方式实施的柔性减振装置无法满足新研型号产品的技战术指标,严重制约了我国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项目开展刚度阻尼增效高精度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提出高刚度高阻尼结构设计方法,突破刚度精确调控和阻尼显著放大的关键技术,研制了以高刚度高阻尼航天器级间适配装置、星上微振动变刚度高阻尼隔振装置、变刚度金属阻尼装置等为代表的多类减隔振装置,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已掌握刚度阻尼增效高精度控制关键技术及其核心知识产权。
成果亮点
性能指标: 1. 利用结构临界状态的非线性特征,基于刚度阻尼增效机理,构建刚度与几何非线性理论模型,形成高刚度高阻尼结构设计方法; 2. 基于临界状态非线性特征与系统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的耦合关系,利用高刚度高阻尼结构设计方法,开发一体化粘性阻尼结构,实现高稳定、高可靠、精确可控的系统刚度和阻尼特征; 3. 研制高刚度高阻尼减/隔振装置可保证平台系统阻尼比不小于40%、微振动衰减率达不小于90%和刚度大幅提升。 成果亮点: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3项; 2. 技术先进性:“刚度阻尼增效高精度减振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经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评价为国际先进(评价号:中高科评字 [2021] 第KJ006号)
团队介绍
刘海平副教授,长期从事结构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的研究工作,在线性、非线性复杂减隔振传递建模与控制、梁板结构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新型减隔振设备的开发及机理研究等方面研究。现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机床与液压(Hydromechatronics Engineering)》(英文专版)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ESCI)青年编委,长期从事(空间结构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领域)的研究,先后在JSV、JVC、JVA、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宇航学报等领域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 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成果资料
路演文件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