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随着兵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信等工业的发展,稀土镁合金由于具有轻质,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腐蚀,电磁屏蔽性能优良等优点,被称为最重要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国际镁业协会统计了近几年西方国家镁合金的应用情况,北美、欧洲对镁合金的需求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据预测,未来这一需求仍将会继续以较大的幅度增加。由于镁合金为密排六方结构,滑移系较少,室温塑性成形性差,锻造温度范围较窄,制约了镁合金的工业应用。
在等温超塑性成形下的塑性得到很大提高,能够显著提高材料塑性,降低设备吨位,减少加工硬化,由于变形速度低,锻件微观组织和综合性能均有良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针对镁合金件尤其是大型复杂镁合金零件还未能在航天得到应用,带高筋圆盖板零件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较高,采用等温超塑性成形技术可以得到较好的模锻成型。
成果亮点
性能指标:
1. 主要尺寸参数指标:圆盘外径529±*** mm、圆盘厚度10±*** mm、筋板厚度8+*** mm。
2. 力学性能指标:常温下:屈服强度σ***≥220 MPa,抗拉强度σb≥320 MPa,断后延伸率δ≥5 %。
3. 其他要求:带加强筋圆盖板件2-3件。
4. 温度240 ℃-330 ℃,应变速率小于*** s-1下的区域;温度370 ℃-400 ℃,应变速率小于*** s-1下的区域。
成果亮点: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
2. 技术先进性:国际先进。
3. 发表高分SCI文章1篇。
团队介绍
孙朝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材料多尺度力学行为、塑性加工理论及应用、难变形合金热挤压理论及应用、轻量化成形制造等领域的研究。研究团队依托金属轻量化成形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零件近净轧制成形工程研究中心,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目前科研人员达到4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千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教授、副教授人数上升到30名以上。年龄结构以35~50岁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要学术骨干成员,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团队之间实现了技能互补和合理的角色分工,在轻量化成形制造的研发方面已经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成果资料
路演文件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