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项目采用非膨化挤压、湿法还原及双螺杆高水分挤压的组织化技术等食品高新加工技术,以含水量为80%以上的鲜湿豆渣和豆粕为主要原料,复合破碎谷物豆渣,开发高膳食纤维肉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既可拓展杂粮加工的途径,丰富产品种类,亦可有效解决大豆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与增值难题,实现杂粮产业与大豆副产物综合利用的融合,彼此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双赢。本产品对谷类食物的蛋白质组成进行补充完善,增加多种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等,综合全面的提升产品营养指标。与常规肉制品相比具备食品安全易控、环境成本低、更适宜肥胖、糖尿病患者等优势。且产品经多种食品高新技术综合加工,结构致密紧实,质地均匀,富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
成果亮点
豆基杂粮高膳食纤维肉加工关键技术是植物蛋白质资源的开发,通过大豆副产物和多种杂粮营养复配及双螺杆高水分挤压的组织化技术,增加产品色香味形以及营养健康品质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研究,开发出以含水量为80%以上的鲜湿豆渣复合杂粮废弃物的高膳食纤维肉系列产品。产品中膳食纤维含量提高35%,营养活性组分含量>15%,产品附加值提升200%。按日产***吨豆基杂粮高膳食纤维肉,年加工300天计算,年加工共1,350吨。按照豆基杂粮高膳食纤维肉销售价33,000元/吨计算,产品年销售收入估算为4,455万元。该系利产品已入选教育部52个涉农科技成果,并面向贵州省毕节市未摘帽贫困县推广。
团队介绍
杂粮与药食同源协同增效加工技术创新团队,现有成员32人,其中工作人员13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4人,人才组成梯队合理。团队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功能营养健康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在功能全谷物、植物蛋白、膳食纤维、活性多酚、抗性淀粉等营养与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结构表征、健康效应评价与机理探究、农副产品和废弃物再利用与增值,精准营养设计和产品创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制了适用于不同人群的调节型固体/液体饮料、功能性促排小分子污染物粉剂、营养健康杂粮与药食同源复配系列食品等新型杂粮产品20余个品类。团队首席专家王颖教授,现任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全谷物食品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全谷物食品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并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35项;包括参与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22项;省基金项目3项,厅局级课题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转化企业项目4项,带动企业增效两千万余元。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