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是3大薯类之一,是世界第6大粮食种类、全球约8亿人口的主粮。我国木薯种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省,以及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华南地区,每年生产嫩茎叶约300万吨(鲜)。这些嫩茎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且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总和约占全部氨基酸总量的50%,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蛋白饲料来源;从其他营养角度看,叶片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大量元素(如P、Mg、K和Ca)和微量元素(如Mn、Zn、Fe、Cu)等,其中VC含量231-482 mg/100 g FW,是饲养禽畜的优质饲料,也是一种营养蔬菜,在印尼每年就有约50-70 t的木薯鲜叶用于当作蔬菜食用。可见,开发和利用木薯嫩茎叶作养殖饲料,不仅可有效缓解蛋白饲料紧缺的困境,也可以实现副产物的循环利用,推动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本成果的关键是发展茎叶饲用木薯种植,即不以收获木薯块根为目标,而以收割木薯嫩茎叶来加工饲料的种植模式。这个种植模式追求木薯地上的生物量,适当密植、一年多割、一次种植多年收割。
本技术成果充分发挥了木薯多年生的生产潜力、专用饲用木薯品种特征特性、茎叶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以收获木薯茎叶为主的栽培方法,能够实现冬春季饲料有效供给,同时能够缓解旱坡地采挖木薯费时费工,易造成水土流失,山区种茎保存难,集中收获时木薯块根利用效率低,有效解决了传统木薯收获块根经济效益不显著的问题。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饲用植物创新团队是以牧草、木薯、辣木、甘薯等饲用植物为研究对象的研发团队,现有成员20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1人、硕士9人,硕士生导师1人,中国科协高原特色热带农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1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保山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团队立足保山、服务滇西、面向南亚东南亚,围绕饲用植物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培育优良品种,研发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集成先进技术,进行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收集保存热带牧草种质资源618份、木薯种质资源350份,通过省级品种鉴定14个,新品种登记1个。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1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发表论文71篇,出版专著15部,制定技术规程11项,获授权专利7项。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畜一体化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2-10-26
段春芳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综合评价
该成果的关键是发展茎叶饲用木薯种植,即不以收获木薯块根为目标,而以收割木薯嫩茎叶来加工饲料的种植模式。通过该成果的推广运用能够做到木薯一年多割、一次种植多年收割,有效解决了传统木薯收获块根经济效益不显著的问题。技术创新性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
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从饲用品种资源、规模种植、批量收获、集中加工、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营养评价等全产业各个环节有机融合,通过一系列的品种、技术、工艺、装备、产品及其标准组成较完善的木薯茎叶饲料工业技术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