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高效制备过氧化氢的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

一种高效制备过氧化氢的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

发布时间: 2022-10-1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成果介绍
一种高效制备过氧化氢的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所述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由一对 夹板、若干对电极对和若干绝缘垫圈组成,所述电极对由阳极和气体扩散阴极组成;所述阳 极和气体扩散阴极被绝缘垫圈间隔开并依次串联,所述夹板分别设置于两端的阳极和气体 扩散阴极两侧并紧密连接;所述夹板电极对和绝缘垫圈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电解液通过的第 一控制孔和用于空气通过的第二控制孔,所述阳极、绝缘垫圈和气体扩散阴极形成的反应 区的绝缘垫圈上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孔相连通的电解液室,所述气体扩散阴极、绝缘垫圈和 阳极形成的反应区的绝缘垫圈上设置有与第二控制孔相连通的空气室;所述阳极和气体扩 散阴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过氧化氢生产速率和电流效率确定电极对数的最优值。优 选地,所述电极对的数量为1~9对;更为优选地,所述电极对的数量为3对。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不同电极距离条件下反应器的内阻大小确定最佳电极距 离,优选地,两两相邻的阳极、绝缘垫圈、气体扩散阴极和夹板之间的距离为1~20mm。更为 优选地,两两相邻的阳极、绝缘垫圈、气体扩散阴极和夹板之间的距离为1~5mm。
成果亮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制备过氧化氢的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所述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由一对夹板、若干对电极对和若干绝缘垫圈组成,所述电极对由阳极和气体扩散阴极组成;所述阳极和气体扩散阴极被绝缘垫圈间隔开并依次串联,所述夹板分别设置于两端的阳极和气体扩散阴极两侧并紧密连接;所述夹板电极对和绝缘垫圈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电解液通过的第一控制孔和用于空气通过的第二控制孔,所述阳极、绝缘垫圈和气体扩散阴极形成的反应区的绝缘垫圈上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孔相连通的电解液室,所述气体扩散阴极、绝缘垫圈和阳极形成的反应区的绝缘垫圈上设置有与第二控制孔相连通的空气室;所述阳极和气体扩散阴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能大幅度提高过氧化氢生产速率,同时降 低能耗。在构建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时,通过控制电极距离和电极对数可最大程度的提高 过氧化氢的生产速率;当电极距离为1~5mm时,过氧化氢生产速率达到1980 mg/L/min,最 大能耗仅为*** kWh/kg。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叠式电合成反应器的控制方法操作简 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团队介绍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