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一种半芳香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生产后处理装置,包括聚合反应釜、产物出口、气体出口、胶液储罐、产物入口、气体出口、液体入口、胶液出口、洗涤凝聚脱挥釜、胶液入口、气体出口、洗涤凝聚剂入口、产物出口、振动筛、卧式研磨机、卧螺离心机、干燥机、旋风分离器、料仓、乙醇回收罐、环氧丙烷回收罐、输送泵、一号冷凝器、二号冷凝器、热风入口、产物出口、气体出口;产物出口、产物第一入口、产物第二入口;一号冷凝器的冷却温度与气态环氧丙烷单体的液化温度相适配,且环氧丙烷回收罐连通在一号冷凝器的出口端;聚合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产物出口,上部设置有气体出口;聚合反应釜的气体出口经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至一号冷凝器的入口端;胶液储罐的上部设置有产物入口和气体出口,下部设置有胶液出口;胶液储罐的气体出口经由相应的管道汇入连通聚合反应釜气体出口的管道;胶液储罐的产物入口经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至聚合反应釜的产物出口;洗涤凝聚脱挥釜的下部设置有胶液入口和热水入口,上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和产物出口;洗涤凝聚脱挥釜的气体出口经由相应的管道也汇入连通聚合反应釜气体出口的管道;洗涤凝聚脱挥釜的胶液入口经由相应的管道连通至胶液储罐的胶液出口;
成果亮点
与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后处理装置不同的是,本发明半芳香族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生产后处理装置的改进点在于:一方面,胶液储罐2的中部设置有液体入口2-3,用于经由相应的管道17向胶液储罐2内加入相当于胶液总量5~15wt%的水,与胶液储罐2内的粗产品搅拌、混合以终止聚合反应,部分单体溶剂如环氧丙烷单体挥发成气体从气体出口2-2进入相应的管道16,并汇入连通聚合反应釜1气体出口1-2的管道,且被一号冷凝器13冷却后进入环氧丙烷回收罐11;由此获得的胶液在输送泵12的作用下,自胶液出口2-4经由相应的管道18从胶液入口3-1喷入洗涤凝聚脱挥釜3;另一方面,由至少两个洗涤凝聚脱挥釜3(例如图1实施例所示的三个洗涤凝聚脱挥釜3)并联在胶液储罐2与振动筛4之间,每个洗涤凝聚脱挥釜3的胶液入口3-1均经由并联的管道汇总至相应的管道18之后再与输送泵12相连通,而每个洗涤凝聚脱挥釜3的产物出口3-4均经由并联的管道汇总至相应的管道21之后再与振动筛4相连通;且每个洗涤凝聚脱挥釜3的下部均设置有热水(洗涤凝聚剂)入口3-3,用于经由相应的管道向洗涤凝聚脱挥釜3内注入60~90℃的热水。
团队介绍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