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晶相比例可控的异相结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一种晶相比例可控的异相结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 2022-10-11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材料技术
成果介绍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晶型且晶相比例可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调控二氧化钛中金红石与锐钛矿的比例,使其应用在不同领域时,达到最佳光催化降解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在配置搅拌装置的加套瓶中,恒温10℃条件下依次加入***水、***的醇溶剂如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和***的酸溶液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再将3-8mL钛酸异丙酯(或钛酸四丁酯)以***的流速滴入加套瓶中,恒温搅拌16小时。将上述所得溶液转移至100mL的带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在160-180℃下反应12-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后的物料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并先后用乙醇和蒸馏水多次洗涤,得到的固体在空气中105℃下干燥3h制得混合晶相的二氧化钛纳米晶体粉末。
成果亮点
二氧化钛异相结的晶相比例对光催化活性有着显著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金红石相与锐钛矿相的比例范围在***~***时,光催化活性最高,当两者的比例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时,光催化活性反而下降。对于不同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最佳晶相比例有所不同。例如:当二氧化钛混晶中金红石与锐钛矿的比例为***时,降解酸性红3R染料与工业含氰废水的效果可达到最佳;当金红石与锐钛矿的比例为***时,抗菌、降解含吡啶环农药、酸性红B染料的效果可达到最佳;当金红石与锐钛矿的比例为***时,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可达到最佳。
团队介绍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创建于1953年,2002年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学院建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具有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5个二级学科专业,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5个本科专业。2017年开始实行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设有海洋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目前在校研究生190余人,本科学生950余人。学院被列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