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心电测试设备的主要痛点有:(1)专业设备体积庞大,测试方法过程繁琐、舒适性差;(2)便携心电仪,同时将双手接触电极片,保持静止,测试过程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本成果采用自驱动传感器,能直接将脉搏跳动的微小力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分析脉搏波,获取心血管疾病信息,实现正常佩戴便即可获得准确的心血管状态数据与诊断评估结果。依据本成果开发的产品具有自驱动主动式传感、轻便小巧易整合、测试过程简单易穿戴等优势。此外,本成果产品心电测试结果精度、可读性与临床心电采集数据具有可比性,脉搏波测试结果精度高、细节保留完整,便于临床诊断分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部件——自驱动超灵敏脉搏传感器,可将脉搏振动直接转化为高达***的电信号,其信噪比达到45dB,是光电脉搏传感器的10倍。
2、成功实现了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对冠心病、房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
3、主要应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视频理解和信息内容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动态场景的计算机视觉监控、基于人的行为和生物特征的人物识别与身份鉴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1、李舟博士,团队负责人,博导,国家杰青,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生命电子学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纳米能源所生物与环境平台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能源教研室主任。
2、赵超超,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目前任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特聘教授,佛山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要从事自驱动生物医学系统和纳米能源器件的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篇。
3、石波璟博士,团队技术总监;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就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长期致力于面向心血管疾病检测、诊断及治疗的新型传感与器件的研究,实现了超高灵敏度新型心血管传感与自驱动心脏起搏器,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6篇。
4、何召锋博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任算法组长、副研究员,主持并参与了1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发了生物身份证识别及人工智能算法等7个系列10余款产品,并在公安、金融、出入境等领域推广应用,形成销售收入逾亿元。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智能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发明协会)
评价时间:2022-10-09
综合评价
该成果的研发团队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项目具有新颖性,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核心技术为自驱动超灵敏脉搏传感器,相关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内专利。但目前该技术研发的团队较多,项目面对庞大的市场与竞争对手需要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研发水平,扩大自己技术及产品优势,才能迅速占领市场。
从功能上看,虽然近年来上市的可穿戴医疗器械功能主要集中在心电监测和血糖监测方面,但大多数可穿戴式医疗器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否可靠,监测程序是否科学,与疾病监测所需的指标是否匹配仍有待观察。建议团队尽快提供相关的产品检测报告,开展与传统心电检测设备指标对比验证等有效性验证活动,以进一步说明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总体来说,该成果技术思路方向好,市场空间广阔,是当前政策鼓励发展的对象,转化成熟度较高,值得支持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