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分离纯化用超大孔色谱填料

分离纯化用超大孔色谱填料

发布时间: 2022-09-01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生物产业
成果介绍
随着病毒、病毒样颗粒在疫苗、肿瘤治疗、免疫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类复杂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需求也逐渐增加。然而传统填料由于孔径较小,蛋白质只能以扩散方式通过填料,传质速率慢,处理量低,造成分离时间长、容易失活等问题。当蛋白质体积较大时,填料表面在吸附一层蛋白后,由于体积位阻以及静电排斥作用,会阻碍其它的蛋白质进一步进入孔内,造成填料的载量下降。另一个限制是病毒或疫苗,尤其是带有包膜的病毒或疫苗,在狭窄的填料孔径内发生吸附时非常容易发生结构变化,破坏其整体结构。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纯化中发现这种病毒样颗粒在层析时会发生解聚,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后,疫苗的回收率通常不到50%。而抗原的结构发生变化以后,就会对其免疫原性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纯化过程中尽可能维持抗原的结构。
成果亮点
制备超大孔色谱填料(孔径分别为120nm和280nm),用于美病毒颗粒乙肝表面抗原的分离纯化中,与商品化的琼脂糖填料相比,静态吸附载量增加***倍,扩散速度提高11倍,类病毒颗粒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抗原活性收率从30%提高到65%,单步纯化倍数从***提高到***倍。
团队介绍
闫学海研究员担任生物剂型与生物材料研究部主任,马光辉院士担任研究部学术主任,下设生物剂型与生物材料、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核酸药物剂型工程、凝胶生物材料四个课题组。研究部聚焦生物材料分子的制备、组装/剂型化、规模化制备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集成团队优势,形成生物材料制备过程一条龙。通过材料和应用之间的构效关系,总结共性的科学问题,最终筛选出最佳的、应用价值高的生物材料,完成规模化制备和应用研究,实现成果转化。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