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胶原化生物陶瓷人工骨

胶原化生物陶瓷人工骨

发布时间: 2022-08-19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材料技术,生物医用材料
成果介绍
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际领先的生物陶瓷制备技术和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创的胶原海绵技术优势,发明了生物陶瓷胶原化核心制造技术,将具有优异骨传导的磷酸三钙陶瓷通过特殊工艺与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胶原蛋白进行仿生组装,形成“胶原化生物陶瓷人工骨”。研发的一种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将磷酸钙陶瓷颗粒包埋和固定在海绵状的复合胶原蛋白的磷酸钙生物陶瓷中,磷酸钙陶瓷颗粒和胶原蛋白之间保持紧密连接和团聚,有效避免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磷酸钙陶瓷颗粒脱落而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同时提高单个材料的修复能力和降解性能。该产品有利于组织液渗透和细胞长入,促进血管化和骨再生,并具有止血、消炎、抗感染和促愈合的功能。产品中的磷酸三钙在降解过程产生钙磷离子,能促进组织再生和参与骨矿化。产品复水后能服帖置于椎板骨面,也可搓团填充任意形状骨缺损,并可任意修剪用于微创手术的小通道植入。
成果亮点
1.由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颗粒与三螺旋结构胶原蛋白通过仿生组装而成(图1),因此,产品具有二者的生物学特征和优势; 2.产品的多孔结构有利于组织液渗透和细胞长入,并能促进血管化和骨再生; 3.产品的胶原蛋白具有止血、消炎、抗感染和促愈合等作用; 4.产品的β-磷酸三钙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钙磷离子能促进组织再生和参与骨矿化; 5.产品通过胶原蛋白将生物陶瓷颗粒粘合为一体,复水后能服帖安置于椎板的骨面,也可以搓揉成团填充任意形状的骨缺损。 6.产品可以任意修剪,有利于微创手术的小通道植入; 7.贝奥路生物陶瓷和贝迪胶原海绵均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用患者近百万。
团队介绍
本项目团队长期以来受到上海九院戴尅戎院士和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院士支持和指导,是一支结构合理、精干有效的科研队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生物材料的微结构生物效应和降解机理有着深入的研究。现有专职人员32名,兼职人员20名,专职外聘专家2名,团队专职人员本科以上学历26人,平均年龄35岁。团队先后完成核心技术包括:可控微结构陶瓷、增强性陶瓷、架桥引血治疗骨坏死、钢筋混凝骨治疗巨大骨缺损等,解决了本领域一些关键共性问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团队领头人是卢建熙,博士研究生,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任职长征医院骨科。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和骨科疾病治疗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76篇,国际总引用7801次,单篇最高引用867次,400次以上5篇。国内外发明专利25项,有12项已转化为产品,产生12亿的经济效益。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01

樊渝江

四川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该项成果的所属单位和合作单位已经有成熟的转化落地计划,前期2家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产品已完成NMPA相关检测机构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能的评价。未来也已经有投入资金开展推广和宣传的计划。建议项目单位对产品的适应证、应用方式等深入研讨,开展有效的动物实验研究,尽快展开临床试验。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