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器件作为新型的产品被认为是一种颠覆认知的电子器件,因此引发了研究热潮。但是传统的平板状柔性发光器件无法紧贴不规则基底且不具有透气性,严重限制了它们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发展可编织的纤维状器件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系彭慧胜团队基于前期研究,通过设计发光纤维器件结构,不断优化工艺,改进设备,经过十多年的匠心钻研,构建了超细超柔的电致发光纤维,并发展出规模化制备发光纤维产品的工业方法。
该发光纤维器件以超细高导电纤维电极为载体,发光材料为活性层,经过可控复合工艺制备而成。纤维直径可在***之间精确调控,并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可以实现最高200cd/m2的发光强度、连续负载100米的发光长度和高达1000小时的发光寿命;该发光纤维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连续在水下点亮8小时;将纤维编织成织物后,其在9 N的压力下摩擦500次后,发光效果不受影响,体现了优异的耐摩擦性能。
发光纤维具有直径细、强度高、柔性好等特点,其可以通过工业纺织设备按照传统织造工艺进行平织、编织、缝纫、刺绣、针织等,由此制备出一系列发光梭织物、针织物和刺绣织物,其图案化兼具功能指示作用和美观效果。
该项目为上海某高校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本团队中主要负责纤维状能源器件的规模化制备与产品推广,提出并发展出一类高性能的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致力于推动柔性储能材料的产业化。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技术交易专业科技服务团(上海) (上海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评价时间:2022-09-28
季浩泽
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有限公司
高级技术经理
综合评价
该项目可以将高性能发光纤维产品投放市场后,将会得到客户和消费者的肯定和瞩目,有望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