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用于水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的自航装置和方法

一种用于水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的自航装置和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8-1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的自航装置和方法,包括:将铁磁性材料的自航装置下潜到指定海域不同深度自主航行,使用工频电磁场探测传感器采集不同深度下工频电磁场扰动信号,将不同深度下铁磁性自航装置采集的工频电磁场扰动信号和从数据库中提取的工频电磁场背景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不同深度下铁磁性自航装置采集到的工频电磁场扰动信号强度和工频电磁场背景信号强度,将铁磁性自航装置采集到的工频电磁场扰动信号强度减去工频电磁场背景信号强度,得到铁磁性自航装置自身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扰动信号强度。本发明能够获取铁磁性自航装置自身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扰动信号强度,为水下铁磁性目标探测提供数据支撑
成果亮点
沉船目标和战争遗留下的水雷等铁磁性物体是海洋勘探中广泛研究的对象。对失事沉船的打捞和水雷探测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位,同时水下沉船和水雷也是影响海洋通航环境的重要要素。同时,水下潜航器与水下机器人活动范围的日益增大,两者也成为了影响海洋通航的重要因素。船舶航行时对沉船、水下潜航器等水下铁磁性目标的探测尤为重要。 传统的水下目标探测手段通常是采用声呐探测方式,通过接收被探测对象的声呐回波来感知目标的方位。利用声呐探测沉船等水下目标存在着一些问题,沉船往往会受到海洋泥沙的覆盖,而声呐手段很容易受到海底起伏地形的干扰,从而带来较大的检测虚警。同时,声学探测要布置大量的探测阵列,耗费巨大,也极易受到海洋背景噪声的干扰。声学探测手段已经很难远距离、大范围探测隐蔽于海洋背景噪声下的水下目标,无法满足我国广阔海域的探测需求,因此亟需发展新的非声遥感探测手段来探测水下目标。
团队介绍
田斌,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2014-2015年在西班牙国家科学院马德里材料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精密磁场测量。主持和参与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横向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武汉工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2020年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十佳班主任。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