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语文教学中的图表:根据教学目的,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取关键词、句,或运用概括性的语言,使用表格、流程图、折线图、图画、导图等直观语言,将文章的要点设计成一张简明、直观的图表,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对比、联想,迅速把握和理解知识点。
我们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一年级至五年级的 10 册课本进行整理后发现,教材中的图表出现了八十多处,运用于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图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汇总、整理、分析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出现的图表,我们把常见的图表分为三类:(一)表格式图表。表格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图表形式,设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针对一篇或几篇文章,根据目的的不同,摘取一
些关键性词句或直接运用概括性的语言,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做成一张表格。(二)框式图表。1.过程流程图:运用点、线、方框等符号,将事件的过程进行图像表示。2.括号式图表:由大括号和关键词组成,大括号的一侧是“整体”,另一侧是“部分”。“部分”也可以作为“整体”继续拆分,这样,括号式图表就包含了多个层次。(三)图画式图表:将文章的有关内容按照其内在联系,结合文章本身特点,设计成一幅图表。
成果亮点
“双减”背景下,要做到“减负提质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用列表、填表等梳理文章主要内涵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该成果在把握统编教材特点的前提下,通读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语文统编教材,研究分析教材中的图表,进行整理、分类。成果有效地引领老师们钻研教材,推动学生语文实践,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关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围绕着语文素养,将完善图表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从深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入手,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填图表、读图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合作、讨论中,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学会比较、学会表达。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知,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注意力都得到提高,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将列图表、填图标等引入课堂,真正做到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知识和思维的基础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做到“轻负担,高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团队介绍
该团队由两名来自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的优秀教师组成,带领人李红,中小学高级,团队成员李晓霞,中教一级。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