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

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

发布时间: 2022-06-07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行业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成果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包括用于容纳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将栅极端子包围在内部的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在与栅极端子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的保护壳体,对栅极端子起到保护的作用,彻底的解决了带有静电的人或物触碰到栅极端子的风险,避免静电击穿现象的出现,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壳体简单,结构通用型非常强,可以适用于不同外形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

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半导体模块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

[0003]背景技术

[0004]IGBT或者MOSFET功率模块,是电力电子转换的核心半导体部件,但由于IGBT或MOSFET的栅极绝缘层(栅极氧化层)只有几十纳米的厚度,所以它对静电释放较敏感,即元件可以因为静电场或者静电放电造成损坏,一旦由于静电造成栅极静电击穿,则功率模块完全无法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的功率模块栅极端子,一般会采用短路环将栅极端子进行短接,或者采用防静电泡棉将栅极端子进行保护,但是这些方式均不保险,这是由于一方面短路环或者静电泡棉都容易脱落,进而存在栅极静电击穿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工程师都会将短路环或者静电泡棉摘除,此时的状态可参照图1,图中的结构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安装有功率半导体模块,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与功率半导体模块相连接的栅极端子1‑2,可直观的看到,此时栅极端子1‑2是处于完全裸露的状态,所以工程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用手触碰到栅极端子1‑2,从而容易造成由于人体静电造成的栅极击穿问题,进而使得产品报废增加成本。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防静电的电极保护结构,包括用于容纳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将栅极端子包围在内部的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在与栅极端子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0008]进一步,所述保护壳体与外壳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保护壳体通过胶粘的方式与外壳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外壳上配合安装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板,卡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凸,所述外壳上配合卡凸设置有卡槽。

[0011]进一步,所述外壳的表面与安装板的表面相平齐。

[0012]进一步,所述保护壳体内嵌设有加强内衬件。

[0013]进一步,所述加强内衬件整体为L形。

[0014]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盖板,外壳与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安装空间。

[0015]进一步,所述保护壳体的开口与栅极端子的端部相平齐。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的保护壳体,对栅极端子起到保护的作用,彻底的解决了带有静电的人或物触碰到栅极端子的风险,避免静电击穿现象的出现,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壳体简单,结构通用型非常强,可以适用于不同外形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