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负荷资源聚合与运营系统
发布时间: 2022-03-2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可调节负荷资源聚合与运营系统
一、成果简介:
可调节负荷资源聚合与运营系统,包括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软件、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管理系统、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软件、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终端,涵盖了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可调节负荷精准感知、海量负荷广泛接入以及柔性负荷智能互动,为需求响应能力建设、需求响应全流程执行、需求响应多元化应用提供全方位支撑。
图1 可调节资源聚合与运营系统
(1)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软件
功能定位: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
本软件在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便捷化录入用户、用电设备信息,并依靠内置的可调节潜力计算模型计算用户每一个负荷设备的调节潜力,为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2)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管理系统
功能定位:可调节负荷精准感知
前端注册录入的数据和本地计算数据直接上传至数据库和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管理系统,支持需求响应实施机构按用户类型、设备类型、用电特性、响应时间、电网供电分区、变电站线路等多维度进行资源的聚合分析,达到精准感知可调节负荷的目的。
(3)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终端
功能定位:与需求响应主站、用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信息智能交互
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终端基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芯片自主开发,接收需求响应服务系统或需求响应聚合系统下发的事件信息,并与电力用户所属的用电设备(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等信息交互,实现用电设备信息互联互通,满足电力需求响应、用能优化等功能。
(4)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系统
功能定位:需求响应业务流程支撑平台,与柔性负荷智能互动
可调节负荷互动调控主站以DL/T 1867 标准为核心,支持需求响应全业务流程开展。面向省级平台、聚合商平台、用户侧等多类型需求响应参与主体,支持工业、商业、居民用户等多种需求响应资源接入,满足削峰、填谷、交易、虚拟电厂等多业务需求,实现需求响应项目整体负荷分钟级监控。
与互动响应系统配套的多元用户互动响应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设备信息、监控设备状态,接收主站下发的需求响应事件信息并随时反馈,无须下载安装即可使用,节约手机内存。
图2 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软件移动端界面
图3 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多维度聚合分析模块
图4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终端
二、技术优势及性能指标:
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系统
(1)设计了用户侧负荷设备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指标筛选方法;
(2)针对典型设备,内置了可调节潜力算法,能够实现依据所填设备各项参数,自动计算生成该设备的可调节潜力算法。
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系统
(1)设计了需求响应全业务流程架构,建立了以经济成本、时间长度、响应目标完成率等为优化目标的需求响应计划策略。系统支持多级、多资源、多阶段的需求响应事件及资源管理策略,便于需求响应管理者灵活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计划事件。
(2)构建了楼宇用户无感参与需求响应的互动响应模式,支持自主注册,在线审核。平台支持多种需求响应设备类型,需求响应项目事件调控策略,多级资源,多轮事件组织及应急资源调用等。
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终端
(1)在参与自动需求响应业务方面,自动需求响应装置能够代替人工操作自动实现设备的负荷调节,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开支;
(2)自动需求响应装置内置需求响应策略,能够根据来自需求响应主站的需求响应事件信息、电价信息等,结合设备自身的运行参数等,自动决定参与自动需求响应的计划安排并生成相应控制命令,提高了设备的执行需求响应业务的效率;
(3)自动需求响应装置以保障楼宇用户的环境舒适度为约束条件,在针对设备实施运行调控时,基于内置调控策略库,自动采取不同机组联合调控,或单机组内不同部件协同调控等调控策略,大大提高了自动需求响应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三、技术成熟度:
产业化阶段
四、市场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可调节负荷普查工具、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系统主站、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终端是支撑需求响应试点建设的基础,截至2020年9月国网公司下属的12家省市公司提出了试点建设需求,未来五年需求响应主站软件、硬件终端领域国网投资可达100亿元,其中需求响应主站软件、硬件终端投资占比可达40%,约占40亿元,其中需求响应软件系统约占10%,即4亿元;需求响应终端约占90%,即36亿元。根据此投资占比测算2021年需求响应软件和终端收入情况如下:
2021年直接经济效益,预计为1600万元:
需求响应主站软件:以许可实施方式,与相关产业单位在重庆、新建等地部署应用,预计带来成果转化收入100万元; 需求响应终端:以许可实施方式,与相关产业单位在浙江、重庆、甘肃、新疆等地部署应用,预计带来成果转化收入300万元; 可调节负荷资源普查App软件:预计为15个省市公司提供普查与数据分析服务,平均每个省市公司80万元计算,小计1200万元。
今后几年,需求响应将继续扩大试点应用规模,并进一步延伸扩展到我国中东部地区更多城市,需求响应市场前景广阔。初步预计,未来三年,需求响应系统部署数量可达30套,终端部署应用数量可达***万台,潜在直接经济效益***亿元。
(2)间接经济效益
按平均每台终端对应可调节的负荷容量为200kW计算,总需求响应资源容量为26000kW,按照国家关于需求响应的补贴政策--临时性节约电力补贴100元/kW,则每年可为参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用户带来总收益260万元。
(3)社会效益
1)对于公司:
第一,利用需求响应软件和终端所聚合的需求侧可调负荷资源,能够更好地完成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规定的节约电力指标;
第二,在保证用户用电满意度前提下,保障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为依靠市场化手段调节用户侧运行负荷做了有益尝试;
第三,为售电侧改革形势下公司作为需求响应聚合商主动实施需求响应业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2)对于国家:
项目成果的应用,可以促进需求响应业务的推广应用,能够延缓发电、输电及变电站等工程的投资增速,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促进能源效率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