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简介:
铜材在信息、电子、电力、制冷等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致密度和氧含量是铜材最重要的两个内在质量指标,直接影响材料的导电、导热、通讯信号的保真度等性能,也是影响材料的利用率等经济指标。按照国际现行标准,对用于导电、制冷、普通电子行业的铜材,其氧含量要求低于10ppm;对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和高保真通讯线路的铜材,其氧含量要求低于5ppm。在铜材加工的基本流程中,决定其内在质量(致密度和氧含量)的关键阶段是熔铸过程。因此,高致密度和超级无氧铜材的生产往往是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的,成本高,成材率和生产效率低,导致价格昂贵和供不应求。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熔铸生产手段,所生产铜材的氧含量多在40-80ppm,少量在20-40ppm,因此每年需大量进口国外铜材(20万吨/年)。
本技术是用高频电磁场透过结晶器作用于铜坯,使得其结晶过程大大改善,促进杂质和气体排除,增加铜坯纯净度,细化内部组织并降低缩孔、缩松、偏析等缺陷,使铜材的致密度大幅提高,氧含量大幅降低,明显提高铜材的导电、导热性能;该技术还有望实现铜坯的无缺陷生产,经济效益巨大。
主要特点技术性能:
生产成本低,对原料铜要求低,可使用普通铜料;材料利用率高。
铜坯电磁连铸试验结果显示,所生产的φ155和φ180铜坯,致密度高达***,接近铜的理论密度***;氧含量降低到10ppm左右,最低为7ppm,大大优于国家标准(20-30ppm);其铸态组织的塑性指标与经过一次挤压(塑性加工)后的铜材的相当,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市场情况:
随着通讯、计算机、电子和电力、制冷等行的发展,对氧含量在5-10ppm以下的高致密度超级无氧铜材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上海地区需求量超过5万吨。电磁连铸10ppm无氧铜坯的加工收入为1800-2400元/吨,(不含后续加工成材的利润),其生产成本为600-1000元/吨,税后利润可达800-1400元/吨,如以5万吨/年计,经济效益在4000-7000万元/年,而其带来的后续加工成材的经济效益更高达5-6亿元/年。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