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苄基氨基苯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发布时间: 2021-08-2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肝脏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为主的代谢紊乱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经发展为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全球患病率超过25%,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3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导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后者是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目前已证实,除促进肝脏本身病变加重以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还是肥胖、糖尿病等全身代谢紊乱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目前没有任何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和减重是唯一手段,然而这种方式难以长期维持且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开发特异性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迫在眉睫。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1960年 Jennings首先提出的概念,是指组织器官缺血后血液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许多重要器官包括心、肝、肺、肾、胃肠道等均可发生,导致靶器官发证一系列代谢、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甚至诱发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手术预后效果和病人生存质量。
心肌肥厚是心脏为适应各种刺激而产生的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其病理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细胞增殖以及心脏细胞外基质改建等多方面的改变,即心肌重构。临床上造成心肌肥厚的疾病有许多,如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虽然早期心肌肥厚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心功能,但由于心肌肥厚本身也可增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顺应性,故长时间会导致 心力衰竭,增加猝死发生率。近年来,全世界众多学者对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了一些参与心肌肥厚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基因及重要信号传导通路,并且对其中的可干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现有的研究及发现在临床实践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针对心肌肥厚的防治措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苄基氨基苯磺酰胺类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代谢产物,能够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脂肪性肝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疾病、和/或病理性心肌肥厚及相关疾病。本发明的转化需要与有资质的药品生产公司制备4-苄基氨基苯磺酰胺类衍生物,用于肝脏代谢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发展前景广阔,潜在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