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对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调适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5-20
来源: 科创项目库
基本信息
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报告
项目:巴林特小组对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调适作用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对策及建议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巴林特小组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上知名的全科医生培训方法。即一小组全科医生与经过培训的主持人一起定期开会,讨论他们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与心理学有关的案例,重点针对医患关系进行讨论,巴林特小组不仅仅讨论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其案例还包括所有全科医生遇到的病人类型。巴林特小组是由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 M ichael Balint和社会工作者Enil 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伦敦创建的,当时他与伦敦 Tav istock的一些全科医生在一起工作,解决全科医生特殊的和独特的需要。1964年他撰写了一本全科医学著作《医生、病人和疾病》,这本书被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学会指定为全科医学师资必读书籍。19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巴林特协会。巴林特注意到,在传统的心理学服务中,医生需要很长时间与病人交谈,然后提出一个正式的心理治疗方案。但在全科医学门诊中,医生和病人之间很少能有很长的交谈时间,全科医生普遍认为这种“长谈”不是他们份内工作。因此巴林特认为应该让全科医生掌握一种简便省时的方法,以适应全科医学的服务特征。巴林特主张不必要让全科医生像心理分析家那样去“发掘病人内心深处的想法”,而是让全科医生在短时间内理解病人,理解医生自己的行为会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并理解病人对医生心理的影响。巴林特提出了“the drug doctor“的隐喻(metphor),意思是说,病人不仅仅对药物做出反应,还对医生这个人做出反应。同样,医生不仅仅对病人这个人做出反应,医生的反应既可能是医患沟通困难的原因,也可能是病人的重要信息的来源。巴林特小组通过详细地讨论全科医生叙述的自己与病人互动的案例,来揭示这些问题。通过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全科医生们能理解和熟练地利用医患关系。
巴林特小组是独特的,虽然巴林特小组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很大,有些人认为这种方法超脱了其他医学教育方式,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种教育方法,对此不以为然。我们认为巴林特小组对现在的全科医学教育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目前的全科医学教育方法中,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像巴林特小组这样,把全科医学作为一个独特的学科来看待,也没有其他的教育方法。主要针对全科医学的医患关系问题;没有其他方法能如此地适用于所有的病人、医生和治疗方法;没有其他方法把病人如此整体地看待;没有其他方法能够随时间来追踪病案的发展,而且也没有其他方法能给全科医生如此安全的支持。通过有经验的主持人的努力,全科医生获得了持续职业发展的机会。
巴林特小组在我国的发展,2005-2008年,上海同济大学和德国弗莱堡大学心身医学科联合开展“Asia-ink”国际心身医学合作培训项目,开展心身医学基本技能课程培训。由此巴林特小组这一工作方法引入中国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广东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举办培训,巴林特小组迅速在中国扩大了影响。2011年中国巴林特联盟正式成立,并于2012年以国家成员身份正式加入国际巴林特联盟。我们研究小组成员均得到了相关的培训和督导。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聚焦于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小组活动能让医生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也有助于医务工作者自身的情绪处理和人格发展。当今医患关系敏感,紧张的环境下,巴林特小组的成立将有效缓解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爆发,导致医疗机构负担增加,医护人员暂时短缺,工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受疫情影响,一线医护工作者压力大、疲劳紧张甚至耗竭崩溃。由于处于应急救援状态中,工作时间明显延长,医护人员缺乏休息;救援物资的暂时紧缺,以及多重防护带来的各种不便,因此,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一线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承担沉重的救援任务,也要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作为一名施助者,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很重要。疫情爆发后,国家及时下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心理专线援助,减轻疫情对医护人员的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保证了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顺利开展救援工作。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异常强烈的情绪刺激后(如体验死亡威胁、目睹他人死亡、躯体受伤害等)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疾病。PTSD一般在人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复发的可能性也较大,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复原力。 医务人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高危人群,一项研究的被调查人群中,有14%的护士患有PTSD相关症状,ICU中工作的护士比例更是高达24%;SARS期间一线医务人员PTSD症状检出率为***%,令人心疼。一篇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40名一线医务人员,有研究者追踪了1年后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仍与普通医务人员有较大差异,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本研究拟选取自愿接受本协会提供的心理调适干预的一线医护人员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10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AD-7量表、PHQ-9量表、CPSS压力知觉量表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筛查与评估,研发一线医护人员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方案,通过将一线人员根据轮休时间及职业类别分组,以10人为一组,由本协会有巴林特带领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带领,进行巴林特体验。考虑到疫情,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瞩目或zoom等),频度为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以讨论在本次抗疫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诊疗经历/防疫经历/或管控经历为主,鼓励成员表达及分享感受,尝试理解在抗疫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工作对象的情绪和感受,给予伙伴支持与鼓励,以达到减轻压力及缓解应激等效果。
巴林特小组共持续八周,对于中途退出人员,同样计入脱落数据。在干预结束后,结束1个月,以及结束后的3个月进行复测,追踪调研干预结果。本研究旨在探索巴林特小组在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调适中发挥的作用,探究疫情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措施,以减轻疫情所导致的心理伤害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及时向疫情防控管理部门反馈我们掌握的一线医护人员健康水平和心理干预的进度,提高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免疫力,提升救援人员应对公共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为今后类似的突发事件的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为嘉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创造平台。
二、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 巴林特小组培训讲座
2020年6月19日,请嘉兴学院医学院王风华老师对医院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巴林特小组进行心理培训,并进行相关心理培训。
王凤华老师进行培训。(附照片)
(二) 巴林特小组活动照片
三、 研究结果
1. 巴林特小组提供了宣泄负性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自责、愧疚、孤独感)的平台
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一线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更高,加之工作压力大、与家人长期分离、面对患者离世的无力感等因素,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自责、愧疚、孤独感等负性情绪。N15:“我原来工作的科室很少碰到患者离世,这次参加工作中国面临患者去世,心里有点接受不了,那些场景最近经常出现在我眼前。我的这些感受都不知道跟谁说,因为我熟悉的同事好像都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
2. 参与巴林特小组能够提升归感,感受
受访者都表示自己在工作中有负性情在参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均会对案例陈述者的感受产生共鸣,找到归属感,同时也能从同伴的发言中找到应对问题的经验、方法。N2:“参与巴林特小组的成员呈现的案例真的让我感同身受在活动中我才意识到大家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并且大家的反应和感受都是相似的”N11:“之前想家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当我分享了我的案例听取发言后发现大家和我一样,并且老师们还特别关心我他们的发言也让我找到了很多缓解不良情的方法。”N8:“分享案例的时候我哭了,看到很多同事也哭了,这时候虽然他们没说话,但是我知道他们的感受跟我一样,我不是一个人,有他们陪伴着我感觉自己变得有力量了。
3. 巴林特小组能开阔视角,多角度看待问题
所有的受访者表示,在参加过巴林特小组活动之后,他们对分享的案例以及自身的心理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不再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里,并从小组活动中学会自我反思,并由此引发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的行为改变。N3:“我觉得巴林特小组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它让我了解到了当我情绪不好时我的父母、家人会是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我也发现我自己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更好的方法。”
4. 巴林特小组更容易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方式易于被接受,并且希望在今后遇到心理问题时采用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应对。N3:“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平台特别好,因为巴林特小组活动是一群人在一起共同讨论,跟一对一的干预方式相比更让我有安全感,而且小组活动形式特别轻松,就是活动时间有点短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N7:“与我之前接触到的一些方法相比,巴林特小组活动让组员之间的语言交流更多,情绪表达更充分。”N14:“以往心理学的一些干预方法让我觉得很高大上,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才能参与进去,但是巴林特小组这个氛围特别有亲和力,而且实施起来也比较简单,即使我没有很好的心理学基础也能参与进来,我希望以后可以不要限制组织活动的频率,只要碰到了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就可以开展。”
四、 对策及建议
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评分显著增高,如果不及时干预,轻则引起医务人员身体不适,重者引起职业倦怠感,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建议在医务人员中进行巴林特小组的培训和活动,是保障其身心健康,维护医疗队伍的稳定,提高医疗质量的必要措施。
1. 巴林特小组以团队支持为依托,可有效疏导护士负性情绪
与传统的案例讨论不同,巴林特小组每次讨论的案例都是小组成员亲身经历的案例,能够更加真实、深刻地将事件经过、自身感受呈现在小组成员面前。本次参与巴林特小组的成员相同的工作环境、工作经历让他们在讨论案例时更能引起共鸣。部分医务人员临床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在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会显得手足无措,情绪的起伏会更加明显。将不同年资的医务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巴林特小组活动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经历的场景、出现负性情绪并不是个别现象,也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的长短无关,而高年资医务人员拥有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帮助低年资医务人员更快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让他们在集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和助。Elder提出,巴林特小组可增强组织内人员的情感安全感,同时也有利于组织本身的团结合作,鼓舞士气。
2. 以反思助力医务人员自我成长
反思是个体对于自身知识、意识、观念的审视与重构,是对自身过去或当前行为、经验、实践活动的反省与调节,在小组长的引导下,事件的陈述者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了解了当其他同事遇到此类事情时会是怎样的感受会用到怎样的方法去处理,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感受到了事件发生时患者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对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事件的经历者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反思不仅出现在巴林特小组活动过程中,也持续在医务人员参加完巴林特小组活动后,帮助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走出之前的负性情绪,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以后的护理工作。
3. 巴林特小组立足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适”培训,促进巴林特小组发展
巴林特小组不是单纯的案例讨论,也不同于被动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引导医务人员发掘自身的力量来进行心理调适。参与巴林特小组的成员能够通过情感的表达、负面情绪的宣泄、同伴的支持来发起主观的内省,而这种对自我的察觉最终会以改变行为的方式体现。在本研究中,受访者表示巴林特小组的活动方式易于被接受,且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4. 建立医务人员巴林特小组的长程和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模式
针对医务人员群体开展定期的巴林特小组的培训,并开展心理辅导以及情绪管理等心理调节方面的心理讲座,提升医务人员的心理卫生水平,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我们已经经启动了进入巴林特小组培训进入医院社区的工作,能够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的意义很大,对医患关系的促进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