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根据水环境的生态承载能力,放养以藻类等浮游植物为食的滤食性鲢鱼、鳙鱼,同时辅养少量虾、螃蟹等底栖生物,实施不投饵料的生态养殖方式来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防止水体“水华”的发生。而所投水生动物具有吸收净化和抑制藻类的功能,同时,鱼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构建遵循营养平衡原则和生态平衡原则。在构建过程中有以下几点:①因地制宜,选择土著物种和外地已驯化的物种,避免引人外来物种。②综合考虑物种景观效果和对水质的净化功能。在与周围环境协调、和谐基础上,吸收水体中部分营养盐和有毒物质,降低湖中氮、磷浓度。达到净化美化水环境目的。③所选物种繁殖、竞争能力较强,栽培容易,易于管理、收获,具有观赏价值,最好具有一定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不会泛滥成灾、造成二次污染。④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达成动态平衡,使水生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避免湖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根据生态系统的建立状况逐步完善和适时调控,并采取生物操纵的方法,以达到控制种群间平衡,保护水生植被,减缓富营养化的发展进程。在完成水生植被的恢复工作后,随着水体溶解氧和透明度的提高,开始逐步引进底栖动物群落。滤食性鱼类被称为水体的“清道夫”,配置合理的鱼类群落,实现以鱼养水。水生动物的放养将在植物充分生长,达到一定生物量后进行。放养分批进行,由少及多,逐步增加。该项技术多用于城市内人工湖开发,高档小区和大型公共绿地的水景观建造。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