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行业发展、产品升级的重要牵引,推动“两新”,标准先行。
《湖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我省将全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推动经营主体衔接国际国内标准,助力新能源汽车等我省优势产品“出海”;加快修订“两新”消费相关标准和制度,释放标准化动能。
到2025年,我省将围绕重点产业制定发布100项支撑“两新”工作的地方标准。
衔接国际标准
助“湖北造”丝滑出海
正如中欧班列要经历宽轨换装方可出境,产品出海也需进入“标准轨道”——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标准,将国内国际标准衔接起来,有利于湖北产品设备“走出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国际国内标准的衔接,鼓励经营主体设置与国际市场更加适配的技术性能指标,并引导企业更换更高效率的设备,以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标准互认机制,可以减少重复检测和认证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市场效率,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光电子、机电等优势产品更顺利地走出国门。
2016年以来,我省共牵头制定60余项国际标准,主要聚焦在光电子、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今后,我省将依托大洋洲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等平台,鼓励省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组织开展与欧盟、东南亚等重点海外市场标准对比分析。
经省市场监管局梳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印发的以标准提升牵引的“两新”行动方案中,与我省重点产业高度相关的国家层面标准制修订任务共有105项,我省有关单位已主导、参与其中的21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碳排放核算等方面,其余84项我省还将进一步争取。
加强标准供给
为“两新”市场抬底线
什么样的设备应该淘汰焕新?后续的循环回收怎么进行?二手车和二手电脑怎样交易更安全……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主要负责人介绍,标准提升行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将贯穿其他四大行动。
优化地方标准供给分为“抬底线”“拉高线”两方面。一方面起到“抬底线”作用,《方案》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国家产品设备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要求,加快修订完善大宗消费品交易相关标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标准,持续完善二手商品交易管理制度,加强信用记录、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共享,确保产品合规合格、交易市场公平安全;另一方面则“拉高线”,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转型、二手产品交易服务、碳排放核算与交易等领域立项发布引导设备更新、促进消费品换新换代、引领产业升级的地方标准,开展包括《二手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规范》《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评价导则》等在内的地方标准修订工作。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夏梁认为,依照旧标准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旧标准体系须“破”;眼下正值我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的标准体系当“立”。标准提升对推动“两新”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助力行动实现既可以扩大内需,同时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生产率和消费者消费品质的多重目标。
省市场监管局介绍,到2025年,我省力争参与制修订“两新”相关重点国家标准50项以上,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制定发布100项支撑“两新”工作的地方标准,培育中高级标准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作者:汪子轶、 王永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