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银川:培育“田管家”“农保姆” 创新服务模式 延伸服务链条

发布时间: 2023-09-20

29
1314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把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链条等举措,让种地不再累、闲地不再荒、种地有钱赚,累计培育社会化服务经营组织475家,农业托管面积298.18万亩,服务小农户14320家,灵武市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聚焦土地资源整合,稳定社会化服务基本盘。银川市按照“六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打造“系统健全、体制顺畅、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农户小块并大块,散地并良田,通过裁弯取直、盐碱地改良等系列措施,激活土地要素,截至2022年底,全市承包地流转84.32万亩,流转率61.4%,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为开展社会化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让闲地不再荒。

聚焦服务模式创新,种好社会化服务试验田。在推进社会服务发展过程中创新发展多元主体,打破以往服务公司对应农户的单一局面,探索推进“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根据小农户及经营主体的需求,发展关键环节、综合环节和全程托管,为农户提供保姆式、集成式服务,建立的“生产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益链接机制,有效打破市场壁垒,克服了小农户经营成本高、技术落后、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等问题。托管土地每亩效益提升20%,收益增加11%,农民劳动力得到有效释放,增收致富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农民实现了种地有钱赚。

聚焦经营主体培育,把好社会化服务方向盘。针对生产关键且单个农户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环节,全市投入208万元,分环节、分内容,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同时,通过培育培优,企业带动、科教示范、民间协同,鼓励有能力的合作社联合开办公司或者向联合社发展,具备一定条件的家庭农场向合作社发展,以经营主体联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让“田保姆”大显身手。

聚焦科技水平提升,激活社会化服务动力源。推动社会化服务与智慧农业紧密结合,加强科技创新与先进设备推广应用力度,引入卫星平地、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精量播种等现代化装备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切实补齐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化短板,构建要素集聚、多元融合、科技驱动的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有98个,拥有无人机84台,农用航空器42台,北斗导航设备300多台套,全市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让农业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信息来源:银川市人民政府网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