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2022年安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二十七)——朱建华

发布时间: 2022-06-13

19
1719

朱建华,男,太湖县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4月出生,现任太湖县弥陀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干,农艺师。

主要事迹

朱建华,2000年7月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11月获中国蚕学会大别山区开发研究会授予优秀论文奖,2020年3月获太湖县农业农村局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2月获弥陀镇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同年分配到太湖县弥陀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事农业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已有二十六年。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传授技术,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他是一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技推广实践者,积极示范、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弥陀镇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关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坚定信念,扎根弥陀基层二十六载 弥陀镇是太湖县一个偏僻的“山旮旯”,工作辛苦、交通和生活十分不便,距离县城60多公里,是真正的“在基层”,在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更有优势。朱建华自1996年毕业分配至弥陀镇以来,到现在二十六年过去了,调走或提拔了一拨又一拨人,但他还是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凭着一份投身农技事业的坚定信念,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躬耕全县田间地头,潜心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二十六年来一直兢兢业业,致力于弥陀镇农业科技的研发,示范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带给当地农民。朱建华认为:农业的创新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在主抓弥陀镇蚕桑产业发展期间,他狠抓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大蚕省力化等关键技术推广。每年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多期。每年联系5个蚕桑科技示范户,以先进技术为载体,增强示范辐射功能。围绕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引导贫困户栽桑养蚕实现脱贫。他协助开展杂交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工作,平均每年试验品种达10多个,全程参与了试验田的规划设计、管理指导、田间调查和考种评价等工作。一身汗、一身污泥便是他日常结束工作后的写照。试验示范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他毫无怨言,得到县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为全镇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些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农作物品种,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后,在全镇得以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亩均增收220元,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良种良法和农业科技成果带来的实惠。

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做农技服务,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科研新动态,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农业领域不断前行。参加工作以来,朱建华在做好农技服务工作的同时每年都参与实施市县各类农业科技项目,想做好农业科技项目就要做好农业科技培训,田间地头是最好的课堂。长期以来,朱建华不仅积极下乡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第一线,为农民送去良种、良法,把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同时配合县农业、科技部门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观摩活动,平均每年组织参与农技培训和观摩活动的农民达200多人次,派发技术资料500多份。此外,还利用身在基层之机,积极下到田间地头,充分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农业科技知识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朋友,现场解答他们在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农户的农业科技理论知识,迅速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热心公益,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为提升职工文明素养及单位形象,朱建华同志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弥陀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是连续三届安庆市文明单位。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整洁优美。每年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组织中心全体职工到弥陀敬老院、退休职工家开展慰问活动。组织中心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环境整治、科技宣传、义务献血等活动。

感人故事    

2019年8月底,位于弥陀镇白洋村的安徽省禾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亩大豆种植基地爆发虫灾,叶片被害虫吃成网状,基地负责人王全明心急如焚,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求助,朱建华立即到田间诊断,确认为斜纹夜蛾为害,指导其应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9月3日,王全明看着满园破损的叶片仍然放心不下,对防治效果心中没底,再次来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咨询。根据斜纹夜蛾大龄幼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朱建华决定“夜查”害虫,晚上8时许,他带领两名技术人员一道,来到大豆种植基地,在手电灯光的照射下寻找害虫的踪影,发现虫口密度下降明显,防治效果较为理想。王全明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朱建华提醒种植基地管理人员,要根据农业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在防治适期选择科学的方法,加强下一代斜纹夜蛾的防治工作,减少虫害损失,降低防治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朱建华同志积极作为,通过宣传车、电子显示屏、微信等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并立足本职工作,大力抓好农技服务助力抗疫情促生产保供应。一是抓在田作物田管指导。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发送各类技术资料,发送量1000余条。接待电话、上门咨询600余人次,预约田间地头一对一指导80余户次。在指导农事操作的同时,加强了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要求广大农民群众分散下田劳作,避免人员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二是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疫情防控初期交通阻断,畜禽养殖户原饲料供应途径运输不畅,大量畜禽面临“断粮”的危机,朱建华和同事们急农户之所急,想方设法帮助镇内二十六家畜禽养殖大户联系饲料来源,解决饲料短缺的燃眉之急。农业生产资料绿色通道开启后,又督促辖区内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经销商抓紧备货,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弥陀镇当年新发展茶叶面积1000亩,为防止疫情影响,贻误了茶苗栽插适期,帮助茶农联系和调运优质茶苗200万株。三是抓农产品生产销售。开春以后,气温回暖,安徽省禾牧农业发展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的小白菜“苏州青”快速抽薹,一天一个样。受疫情影响,烘干厂开不了工,产出的蔬菜运不出、卖不掉,种植户焦急万分。他们一方面指导企业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生鲜蔬菜,一方面多方协调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解决招工、采收、加工和运输的实际困难。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