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是我一年前嫁接的“桂明一号”龙眼苗木,属慢熟品种。预计比村上大多数龙眼树晚熟半个月,届时将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5月29日,城中区静兰街道环江村老科协会长戴丙富,指着一片郁郁葱葱的龙眼林憧憬道。
戴丙富的期待,不无道理。环江村种植的龙眼,以“个大,肉厚,味甜”的特点而著称,获得市场好评。
近年来已有极少数村民引入慢熟挂果技术,推迟龙眼上市的季节,实现龙眼错峰上市,售价自然翻番。
作为科技带头人的戴丙富注意到这个变化,主动向村委、城中区老科协、市水果办等提建议,带着果农找到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掌握延迟部分龙眼成熟期的技术密码,并获得近千株“桂明一号”苗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戴丙富与城中区老科协助力屯村发展的印迹,仅是厚植家国情怀的市老科协团队中的一个缩影。在市老科协队伍中,还有很多优秀的老科技工作者。他们退而不休,持续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与年轻科技工作者配合,探索科学“无人区”,为加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献智献策。
5月18日,自治区老科协副会长、广西企业创新专委会主任,市老科协会长崔放明带着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专家,深入市易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实地沟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针对园区提出的用地制约、中小企业面临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短缺等困难,市老科协专家组提出为园区企业提供如市级、区级乃至国家级老科协的专家团队资源,搭建对接平台,建立起人才联动的长效机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题。
此外,市老科协在提升基层医疗人员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也做出不懈努力。据初步统计,从2015年起至今,共开展23场乡村医生培训,惠及基层医务工作者1500人(次)。
崔放明表示,老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是一支可敬、可信、可用的“编外科技大军”。在科技培训、服务三农、助企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争当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据统计,仅2021年,市老科协开展各类科普活动419场,惠及群众6449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