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基层种业科技承接能力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必经之路。中国作物学会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承接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项目服务成都,于2021年10月9日-11日在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成功主办首届“科创中国”邛崃天府农技培训班。
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程维红和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建江为培训活动致辞。程维红副秘书长介绍了科创中国项目的由来及此次农技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杨建江局长对专家的到来和中国作物学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和欢迎,希望参训学员认真学习,将先进的技术和成果带到田间地头,提高农业收益。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马均教授、汤永禄研究员、卢代华研究员、李浩杰研究员、梁越洋副教授、杨勤副研究员共六位专家就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的高产优质品种介绍、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现代植保与绿色防控技术展开培训,同时对杂交水稻的机械化制种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四川农业大学李平教授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汤永禄研究员主持了培训活动。
天府现代种业园是成都市唯一的现代种业产业功能区,位于“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邛崃市,是以现代种业、优质粮油、农商文旅体融合为主导产业,按照“中国西南种业中心”的总体定位,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优质要素富集、体制机制专业、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种业园。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国家布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此次培训依托天府现代种业园,面向邛崃成都平原西南部地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种业公司的技术人员,邀请熟悉当地区域农情的农技推广科学家开展培训。
马均教授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优质高产高效是农业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规模化生产是提高种粮效益的主要手段,以机械化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是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支撑。四川丘陵区面积大,水稻机械化生产难度大,相较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丘陵区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四川丘陵区机械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农技与农艺深度融合是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关键。小型插秧机、精量穴播、无人机直播技术与苗期田间管理技术相结合将为水稻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西南地区小麦规模化生产可实现粮农致富、粮食安全;高端粮食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汤永禄副所长认为利用四川盆地独特的生态优势,优选优质小麦品种,采用“播得下、出得齐、长得好、能增产、能增收、可持续”的免耕带旋播种技术,通过简化高效栽培模式——播种1次、田管1次等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西南地区小麦生产品质和产量将为麦农带来更大收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卢代华研究员、李浩杰研究员、梁越洋副教授和杨勤副研究员也都带来了内容丰富、生动通俗的绿色高产高效实用生产技术以及新品种、新农艺的介绍,学员积极与专家互动,希望今后能更深入的开展此类培训,将科技与生产更加紧密结合,普惠天府邛崃。最后李平教授总结本次培训超额完成了任务要求,从踊跃的报名和参训情况可以看出基层对农技培训的需求很高,今后将根据农时分作物进一步深入指导和培训基层农技人员,为提高当地水稻、玉米、小麦和油菜的制种技术、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水平、推动新品种转移转化等方面充分发挥科创中国以及中国作物学会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将科技与区域经济深入融合,推动成都经济发展。本次培训也是中国作物学会科技专家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为首届活动,今后将长期举办形成成都特色农技培训品牌,对提高西南地区有效开展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培训班全程录像,可在中国知网平台永久在线观看学习。
培训班由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理委员会、邛崃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