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电子学会充分发挥国家级学会的资源、平台和人才智力优势,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帮助地方解决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专家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学会先后在马鞍山市、富阳等地开展了系列创新驱动助力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开展学科前沿关键技术研究
学会依托中国科协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举办信息技术领域前瞻研判学术研讨会,发布了《信息技术领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举办中国科协网络安全、区块链高端沙龙活动以及颠覆性技术座谈会,完成了《把握信息领域颠覆性技术方向,增强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报告专报,完成了《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变革》《把握区块链技术对重塑互联网数据主权格局的机遇》等决策咨询专报。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公开发布了《工业大数据产业链解析及赋能效用研究》《面向2035的智慧社会发展趋势展望》等研究成果。
二、建设高质量科技期刊
目前学会有14本专业期刊。《电子学报》来稿量一直居国内电子信息类学术期刊的首位,多次获得国内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知网发布的年度综合影响力指数,《电子学报》在学科组149种期刊排位第2,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以下简称“CJE”),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I,CA,Scopus,SA,Pж(AJ)等收录。根据WebofScience数据库2019年发布的SCI期刊引证报告JCR(JournalCitationReport)中最新数据显示,CJE影响因子达到0.945,已经涨至原先影响因子的三倍,涨幅明显。同时,《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电波科学学报》《半导体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电子元件与材料》《信号处理》《微波学报》等期刊影响因子持续提升。
三、搭建产学研创新建设平台
学会围绕促进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发展,助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落实《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工作部署,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计和建设工作。平台的功能定位:技术交易、资源共享、政策服务、合作交流,四位一体,解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对接、管理、投融资、政策咨询等各类居间服务,实现科研成果、人才及投融资的资源汇聚和共享。平台现已形成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地方、创客、企业、高校等的科技成果转化联动。已与地方和高校合作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保定分平台、德阳分平台和清华大学分平台;与10余家知名投融资机构达成合作,提供线上成果转化资源对接;成果库中涵盖包括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参评科技成果在内的3000余项可转化成果;专家库中涵盖9000余位电子信息领域知名者。2019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二期升级和上线,新增区域、行业、产业3个典型性科技成果转化分平台。
该平台是中国电子学会在立足信息化,应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分类建设、分级管理。平台可为地方、高校、企业、行业等搭建子平台,子平台独立运营,数据和资源可实现总平台和各子平台之间共享,形成广泛资源池。
亮点二:资源丰富。成果库中涵盖包括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在内的3000余项可转化成果;专家库中涵盖9000余位电子信息领域知名者。
亮点三:子平台建设,助力双创。按照“统一模板和要求”,为保定市、德阳市、清华大学、亨通集团、山东电子学会等多个产学研单位搭建了子平台;依托信息化优势,与来自全国多个城市近百家创客机构和投资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亮点四: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精准对接。供需双方经过线上沟通交流,进而线下开展精准对接活动,有效提高成果转化工作效率。目前已经促成近百个项目与相关机构、个人实现对接,涉及融资需求约15亿元。
四、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
学会与吉林、河南、马鞍山、芜湖等10余个地市级科协对接工作。调研西安、天津、南京等30余个地市的企业,参与专家人数百余人次,签署合作协议近20项。与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多项技术开发等合作意向,为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专家资源和智力支持。与10余家知名创客机构达成合作,为服务创客提供线上成果转化资源对接。
尤其是开展的创新驱动助力地方行活动,逐渐形成了助力行活动品牌。其中中国电子学会创新驱动助力马鞍山行活动中,学会还在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会员工作站,进一步强化学会与马鞍山市的联系,帮助其有效地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规划将来的方向,切实推动企业发展。
未来发展中,中国电子学会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帮助地方解决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