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公路养护力度持续加码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519.8万公里。
其中,国省干线公路75.35万公里,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
公路技术等级方面,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超过7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1万公里,完成国家高速公路规划里程的82.11%。
“十三五”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3.7万公里。
路面类型方面,国省干线公路高级铺装路面(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占90.9%,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55.8万公里。
国省干线公路中74.1%的路面,以及高速公路中97.7%的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可见沥青路面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
“十三五”时期,各地不断加大公路养护力度,路况水平趋稳向好。
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到94.11,评价为优等水平,PQI优良路率达到98.93%;国省干线公路路面PQI为85.62,评价为良等水平,PQI优良路率达到77.69%;农村公路路面PQI为79.70,评价为中等水平,PQI优良路率达到57.03%,公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维护,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出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沥青路面养护基本实现“六化”我国公路养护尤其是路面养护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科学决策技术逐步完善,预防性养护技术渐成体系,高性能改性沥青已形成系列产品,路面结构和施工工艺进一步优化,路面使用寿命延长,服务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养护现状基本实现了“六化”。
技术状况检测自动化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路面自动化采集基本实现全覆盖。
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激光雷达、视觉3D、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自动化检测新技术已投入初步应用。
2018年修订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把路面自动化检测指标由以往的5项扩增至7项。
此外,以基于电磁波雷达沥青路面隐性病害检测技术为代表的路面结构性能无损检测快速发展,实现了路面病害的全方位检测,为路面病害的科学诊断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
养护决策科学化《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把养护科学决策纳入养护工程前期环节,以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养护需求分析、养护方案确定为基础,遵循全寿命周期综合效益最佳的理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安全及环保等因素,合理确定养护工程。
随着自动化检测技术和信息化分析技术的不断深化应用,公路养护工程科学决策的能力明显提升,正逐步由传统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管理模式发展。
养护管理信息化根据公路养护统计调查制度,通过省级报送等方式,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全国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年度更新。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部还重点建成了“国家公路网综合养护管理系统”,实现了国道公路网的统一管理,通过科学分析路、桥、隧技术状况,实现了养护资金需求与养护投资效益分析,为实现部级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各省份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基本实现了路网资产、承载对象、管理资源等要素的数字化,同时围绕公路养护决策、日常养护管理、路网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公路综合执法管理、出行信息服务为重点,建立了科学辅助决策体系和实时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初步实现了公路管理与服务数字化。
养护作业机械化随着养护工程市场化的深入,微表处、薄层罩面、复合罩面、现场热再生等预防性养护与修复性养护工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施工,且正朝着机电液一体化、连续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十三五”期间,各省份也普遍加大了日常养护机械化的推广力度,路面清扫、灌缝、铣刨、挖补等保养小修专用设备已基本普及至县级基层养护单位。
预防性养护常态化《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从政策制度层面把预防性养护纳入了养护工程分类,并把预防性养护从路面扩大到了路基、桥梁、隧道等所有主体设施中。
“十三五”时期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预防养护平均每年实施里程的比重达到16.5和8.3%,分别较“十二五”时期提高了79%和102%,这表明养护工作正从“被动养护”向“主动养护”转变。
养护工程绿色化“十三五”时期,绿色养护技术应用成效明显。
2019年修订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完善了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体系。
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的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分别达到100%和98%,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薄层罩面、全深度再生、快速施工等系列绿色养护技术逐步在养护生产中应用并推广。
与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公路基础设施高效服务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美好出行期待相比,我国公路养护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例如,路网中还存在亟需整治的次差等路、四五类危桥(隧),部分路段特别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路段仍存在较高运行风险,公路管养的预防预警能力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公众的出行体验和保障;支撑先进理念落实的工作基础尚不扎实,科学决策成果应用尚不充分;公路数据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数字化赋能养护转型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
有力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根本是实现更高效的资源流动和更优化的要素配置,公路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公路网络日趋完善,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好存量公路资产的效益,保障公路网稳定畅通运转,因此要做到以下“三个坚持”,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工作力度,维持良好路况,降低隐患风险,提升应急效率,提升公路设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公众的出行需求作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大局,持续提升公路养护供给能力和品质,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发展把公路养护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交通强国建设的全局考虑,统筹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统筹存量与增量的科学配置,统筹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优化公路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公路整体效能。
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着力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改变目前以资源投入型为主的现状,坚持科技引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与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需求的融合。
遵循资源节约、集约高效、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公路养护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愿景。
四方面展望公路养护技术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
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前期部调研各省技术需求情况,从安全、绿色、经济、智慧四个方面展望公路养护技术发展。
安全发展当前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基本杜绝,路面结构性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基本实现了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路面养护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但从民众对公路出行需求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的真切表达来看,大交通量、重载交通、连续长陡下坡、平交道口、隧道、路侧险要、雨雪凝冰等特殊路段是重点,需要提升特殊环境下路面的表面功能性服务能力。
例如,部分路段存在车辙病害发展过快,抗滑能力衰减不足,雨天路面水雾现象严重,雨雪凝冰恶劣天气出行困难等问题尚未解决。
此外,随着大规模公路迎来集中的大中修周期,对不中断施工、快速施工等公路养护技术需求非常迫切。
绿色发展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从15年延长至50年,意味着路面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社会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至少降低50%。
“十四五”时期全国交通量将持续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也会越来越大,里程多、流量大、路龄长将成为“新常态”,全国公路中将有大量超过15年设计寿命,已近或已达寿命末期的沥青路面。
因此,研发长寿命路面建养技术是实现绿色路面的切实体现和发展方向。
同时加强现有绿色养护技术体系的推广,包括但不限于提升路面材料再生、循坏利用率,加强推广温拌、冷拌沥青、低标号沥青等节能减排降耗技术及对废旧轮胎、建筑垃圾等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全面推广超薄罩面、微表处等成熟预防性养护技术。
经济发展推动养护工程项目规划管理,科学制定养护投资计划,推广普及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技术,加强养护科学决策成果应用。
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时期提出了养护科学决策概念,“十三五”时期已经在省级层面推广,“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强化应用,全面落地。
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开展“十四五”国家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库构建工作,这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技术层面,树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完善路面建养一体化设计、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技术体系,降低公路建、管、养综合成本。
智慧发展一方面,开展智能养护技术及装备研发。
开展专用小型高效养护工程技术及装备研究,研发以无人养护为特征的先进技术装备,重点突破在5G网络下可实现无人驾驶的养护装备研制。
研发推广基于AI自动化巡查、基于物联网的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智慧工地等技术。
另一方面,推广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应用。
聚焦公路设施静动态数据快速低成本获取、智慧云平台设计与开发、数据资源智慧化高效应用,解决公路技术状况预测、结构物损伤快速检测监测、服役性能状况评估、服务年限准确预估、运营风险评估控制等关键问题,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升公路养护管理能力。
加快公路基础设施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利用现有养护运营数据资源,开展养护管理标准化工程,实现公路建管养运的全链条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来源: 中国公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A5ODQ5OA==&mid=2652373758&idx=1&sn=a7d1b0526239de39eba51b2866835a4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