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标:1.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
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下,城乡、区域差距缩小。
3.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识明显提高。
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
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
4.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全面普及,促进健康孕育,减少非意愿妊娠。
5.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
6.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7.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妇女健康素养水平。
8.改善妇女营养状况。
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贫血。
9.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高妇女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比例。
10.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策略措施:1.完善保障妇女健康的制度机制。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中国母亲行动”,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行业监管、科技支撑的妇女健康保障工作机制。
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统筹改革监管体制,保障妇女获得高质量、有效率、可负担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多渠道支持妇女健康事业发展。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关注妇女的特殊需求。
2.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医院和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省、市、县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保障妇女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省、市、县级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全面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强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保障。
强化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网底和转诊网络。
加强复合型妇幼健康人才和产科、助产等岗位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使用。
3.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
坚持保健与临床结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为妇女提供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筛查评估、综合干预和应急救治等全方位卫生健康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
加强监管,促进妇幼健康新业态规范发展。
4.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
提倡科学备孕和适龄怀孕,保持适宜生育间隔,合理控制剖宫产率。
完善医疗机构产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
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将孕产妇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的管理服务。
为低收入孕产妇住院分娩和危重孕产妇救治提供必要救助。
持续推进高龄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分类管理和服务。
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制度。
有效运行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5.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和救助政策。
提高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识和能力,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推进适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试点工作。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促进70%的妇女在35—45岁接受高效宫颈癌筛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定期进行女职工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提高人群筛查率。
加强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技术创新应用,提高筛查和服务能力,加强监测评估。
强化筛查和后续诊治服务的衔接,促进早诊早治,宫颈癌患者治疗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对困难患者的救助。
6.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普及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等疾病防控知识。
在学校教育不同阶段以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实用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掌握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男女两性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识,倡导共担避孕责任。
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
落实基本避孕服务项目,加强产后和流产后避孕节育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预防非意愿妊娠。
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婚前孕前保健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加强对女性健康安全用品产品的质量保障。
规范不孕不育症诊疗服务。
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7.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防治。
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孕早期检测率,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到98%以上,艾滋病、梅毒孕产妇感染者治疗率达到95%以上。
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妇女感染者特别是流动和欠发达地区妇女感染者的医疗服务,提高随访率。
为孕产妇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咨询、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服务。
8.促进妇女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宣传,根据妇女需要开展心理咨询、评估和指导,促进妇女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重点关注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
强化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力度,促进医疗机构、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规范服务。
鼓励社区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支持。
9.提升妇女健康素养。
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加大妇女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持续深入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规范发布妇女健康信息,引导妇女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学习健康知识,掌握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知识技能。
提高妇女参与传染病防控、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面向妇女开展控制烟草危害、拒绝酗酒、远离毒品宣传教育。
引导妇女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10.提高妇女营养水平。
持续开展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提高妇女对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促进妇女学习掌握营养知识,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预防控制营养不良和肥胖。
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妇女群体开发营养健康宣传信息和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开展孕产妇营养监测和定期评估,预防和减少孕产妇缺铁性贫血。
预防控制老年妇女低体重和贫血。
11.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行动。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引导妇女有效利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入各类健身组织。
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
鼓励支持工会组织、社区开展妇女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的体育活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
12.强化妇女健康服务科技支撑。
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在妇女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实施妇女人群健康管理和健康风险预警。
促进信息技术在妇女健康领域专科医联体建设中的应用,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作,促进分级诊疗和上下联动。
促进妇女身心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发挥妇产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作用。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二、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1.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儿童及其照护人健康素养。
3.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0‰、5.0‰和6.0‰以下,地区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4.构建完善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
5.儿童常见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6.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
7.促进城乡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供给,普及儿童早期发展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8.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控制在10%和5%以下,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9.儿童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0.增强儿童体质,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60%以上。
11.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12.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
策略措施:1.优先保障儿童健康。
将儿童健康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儿童健康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和责任考核。
完善涵盖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儿童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
加大对儿童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健康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妇幼健康服务均等化。
建设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与电子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完善妇幼健康统计调查制度,推行“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完善妇幼健康大数据,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实现儿童健康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
开展“儿童健康综合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
2.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构建国家、区域、省、市、县级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以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为重点,统筹规划和配置区域内儿童健康服务资源。
省、市、县级均各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达到1.12名、床位增至3.17张。
建立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提供规范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至少配备2名专业从事儿童保健的医生。
完善儿童急救体系。
加快儿童医学人才培养,提高全科医生的儿科和儿童保健专业技能,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3.加大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强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依托家庭、社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加大科学育儿、预防疾病、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合理膳食、应急避险、心理健康等知识和技能宣传普及力度,促进儿童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构建全媒体健康知识传播机制。
发挥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作用。
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孕妇学校”和家长课堂,鼓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相关社会组织等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含电子烟)、酗酒,保护儿童远离毒品。
4.保障新生儿安全与健康。
深入实施危重新生儿筛查与评估、高危新生儿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新生儿死亡评审等制度。
加强新生儿规范化访视工作,新生儿访视率保持在90%以上。
完善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新生儿保健专科建设。
依托现有机构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强化危重新生儿救治保障。
5.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建立多部门联动防治出生缺陷的工作机制,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加强知识普及和出生缺陷防控咨询,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
强化婚前孕前保健,提升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和多学科诊疗协作,规范服务与质量监管。
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建立筛查、阳性病例召回、诊断、治疗和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促进早筛早诊早治。
加强地中海贫血防治。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监测,促进出生缺陷防治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6.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加强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扎实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
推进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及孤独症等五类残疾为重点的0—6岁儿童残疾筛查,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相衔接的工作机制。
提高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增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常见病预防保健能力,按标准配备校医、幼儿园及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和必要保健设备。
加强对孤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7.强化儿童疾病防治。
以早产、低出生体重、贫血、肥胖、心理行为异常、视力不良、龋齿等儿童健康问题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建立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机制。
加强儿童口腔保健,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25%以内。
加强儿童重大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管理以及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工作。
完善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病诊疗体系、药品供应制度、综合保障制度,开发治疗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特效药。
科学合理制定罕见病目录,加强罕见病管理。
推广应用中医儿科适宜技术。
8.加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维持较高水平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支持多联多价等新型疫苗研制。
加强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
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相关政策。
9.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的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机制,开展涵盖良好健康、充足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安全保障等多维度的儿童早期发展综合服务。
加强对家庭和托育机构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推广入户家访指导等适合农村边远地区儿童、困境儿童的早期发展服务模式。
10.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关注儿童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开展孕前、孕产期营养与膳食评价指导。
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强化爱婴医院管理,加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母婴设施建设,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普及为6月龄以上儿童合理添加辅食的知识技能。
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加强个性化营养指导,保障儿童营养充足。
加强食育教育,引导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预防控制儿童超重和肥胖。
加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
加大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完善食品标签体系。
11.有效控制儿童近视。
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推动建立儿童视力电子档案。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导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读写姿势。
保障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室内采光、照明和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
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并引导儿童科学用眼护眼。
教育儿童按需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确保儿童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不少于1小时。
12.增强儿童身体素质。
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
保障儿童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培养儿童良好运动习惯。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和体质监测制度。
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儿童开放,落实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政策,支持学校向体育类社会组织购买课后体育服务。
进一步加大户外运动、健身休闲等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儿童作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
13.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评估治疗、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公共服务网络。
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儿童珍爱生命意识和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关注和满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发展需要。
提高教师、家长预防和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能力,加强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
大力培养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人才。
14.为儿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
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两性关系。
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
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开展性教育,加强防范性侵害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促进学校与医疗机构密切协作,提供适宜儿童的性健康服务,保护就诊儿童隐私。
设立儿童性健康保护热线。
15.加强儿童健康领域科研创新。
围绕儿童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加强儿科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发挥儿科医学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要作用。
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生产,加快儿童用药申报审批工作。
完善儿童临床用药规范,药品说明书明确表述儿童用药信息。
扩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科用药品种和剂型范围,探索制定国家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及时更新儿童禁用药品目录。
推动儿童健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
内容摘自“中国政府网”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