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多核子转移反应、毫米级可植入器件、引力波、铁基超导体 | 本周物理讲座

发布时间: 2021-08-03 发布来源:cpsjournals#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5
1103


1基于微观动力学模型提取宏观朗之万方程中的随机力:探究多核子转移反应的耗散机制

报告人:苏军,中山大学

时间:8月3日(周二)15:00

单位: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地点:理论物理所南楼6420会议室


摘要:

多核子转移反应被认为是合成新核素的有效途径。对其反应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提高反应观测量的预测能力,为实验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多核子转移反应是典型的双核系统非平衡过程,期间核子数、同位旋、能量、角动量等多个自由度发生耗散,并相互耦合。这使得准确描述反应机制变得困难。本次报告展示,我们同时使用微观输运模型BUU,以及宏观朗之万方程描述多核子转移反应。我们定义了一种双核碰撞系统的动态窗口辨认方法,实现了每个微观输运事件中双核系统的实时辨认。我们推导双核系统的宏观朗之万方程,并基于BUU模型求解的相空间信息提取宏观随机力。计算结果发现,随机力分布是非马尔科夫分布,这与多核子转移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马尔可夫随机力相违背。最后我们展望了非马尔科夫随机力可能带来的影响。 


2毫米级可植入生物医疗电子器件的电路与系统设计

报告人:杨开原,美国莱斯大学

时间:8月4日(周三) 19:30

单位:半导体学报

参会方式:蔻享直播

会议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645060


摘要:

毫米级可植入生物医疗电子器件可用于治疗、研究很多传统药物及医疗设备无法解决的医疗健康问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飞跃性的影响。该报告主要聚焦在其中电子电路与系统上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毫米级医疗电子的极致尺寸和功耗限制需要全新的设计思路和原理。本报告将着重介绍课题组在基于磁电材料的无线供电,安全电路设计,以及系统集成等方向上的最新成果。


报告人简介: 

杨开原博士自2017年起担任美国莱斯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电子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博士研究获得IEEE SSCS博士成就奖。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低功耗数字、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硬件安全,生物电子器件。杨博士在顶尖集成电路设计学术会议和杂志(ISSCC, VLSI, JSSC)发表逾25篇论文,并在IEEE多个协会的顶级会议中获得最佳论文奖,其中包括2021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 Conference,201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201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3引力波的前世今生

报告人:陆由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时间:8月7日(周六)10:00

主办方:中国科学技术馆

参会方式:蔻享直播

会议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941683


摘要:

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就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长久以来,引力波仍然是一个推测。直到2016年,LIGO科学组织和Virgo团队才利用高级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双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也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预言的正确性。从爱因斯坦在1916年预测出引力波,到2015年LIGO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越了一百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科学家也在不断寻觅、追求。


那么,什么是引力波呢?引力波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呢?我国在引力波探测领域又有哪些进展和计划。本次中科馆大讲堂,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引力波天体物理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陆由俊博士,给大家讲讲“引力波的前世今生”。


报告人简介:

陆由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引力波天体物理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北京天文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主要为理论天体物理,包括动力学,黑洞和星系物理,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宇宙结构形成、演化和再电离过程等。


1997年就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讲师;1999年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科学系、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系和圣克鲁兹分校天文系等地作访问研究。2008年至今,就职国家天文台任研究员。


4Nature-gifting hope for Majorana: vortex i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报告人:孔令元,中科院物理所

时间:8月9日(周一)9:30

单位: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物理系、科研部

参会方式:蔻享直播

会议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594957


摘要:

Iron-based superconducting vortex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Majorana quasiparticle. Through four-years intensive studies,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on several compounds, including Fe(Te,Se), (Li,Fe)OHFeSe, CaKFe4As4 and LiFeAs. For example, the discovery of integer series of quantized bound states manifests nontrivial topology of vortex zero mode, promises a hope to the field of Majorana research. In this talk, I will depict the main profile of this emerging Majorana platform, on the aspects of materials, bound states,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s, and etc. Its advantages on physics study and the major controversies owing to the practical diversity will be discussed in short.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accomplished on the platform can promote the entrance to a second-phase research for manipulating Majorana zero modes in iron-based superconducting vortices.


报告人简介:

孔令元,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助理,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 2020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师从丁洪研究员。主要使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扫描隧道显微镜从事铁基超导体、拓扑超导电性、马约拉纳准粒子等问题的实验研究。近年来,作为丁洪-高鸿钧联合团队成员,在铁基超导体涡旋中发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实现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物理学报》等期刊。2020年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同年入选美国加州理工学院AWS-Quantum postdoctoral fellow。



更多报告信息: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学术讲座列表

往期精彩回顾


1.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寻找马约拉纳中微子之路

2.中子星研究的过往今来

3.朗道参与苏联核武器研究之始末 | 谈书说人之五

4.具有感存算一体化的新型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

5.量子体系中实现动力学环绕非厄米奇异点

6.基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高效发光二极管

7.当数学和物理联手,会搞出什么大事情呢?(上)

8.物理学的“语法”——物理定律的层次结构与物理理论的构建方法

9.抗击算法偏见

10.Lorenz规范简史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