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迎着日和月,翻着山和坡。闻着泥土味,干着庄稼活。走着坎坷路,唱着快乐歌。一双千层底,永远都是我的爱,永远温暖我心窝。
说实话,太多的乡亲们不知道我要离开大泉,我没有吭声静悄悄地离开了大泉。
听说我要离开大泉了,发叔握着我的手说:“现会,你走之前一定到咱家吃一顿饭,不招待你,哪怕是吃一碗捞面条,你婶子俺俩心里都会很得劲的。”我说行,我一定到家里吃顿饭。
全村12个村民组,307户,我不能不辞而别,我想着每家都要走一遍,每家都要看一遍,每家都要告别一下。想来想去,不想让大家知道我要走,大家知道了,肯定会依依不舍的,带着遗憾,我慌慌张张离开了大泉,到发叔家吃一碗捞面条的想法也没有如愿。
二天过去了,等着我到家里吃饭的发叔来到了我住的地方,喊我去家里吃饭。一看大门上了一把锁,平时我住的大门是不上锁的,他就赶快问隔壁的邻居运霞,这才知道我已经走了,听到我走的消息,他的心里很失落,他的心里很难受,他不停地埋怨着:“现会真是不懂事,一个招呼都不打,不吭声就走了,我心里头是啥滋味?”
去我住的地方找我的时候,发叔的手里拿了一双千层底布鞋,这双千层底是发婶一针一线纳出来的,发叔并不知道我的脚有多大,是大婶觉得我的脚和发叔的脚大小差不多,就这样给我拿了一双和发叔的鞋码一样的崭新的布鞋。
发叔在电话里对我发起了牢骚:“现会,你咋能不吭声就走了,我来找你去家里吃饭,还拿了一双鞋,鞋是你婶子专门让我给你拿的,你婶子说你到鲁山肯定还会干活,想着没有啥送给你,就让你带上这双鞋,好到那里穿,这咋给你哩?”听着发叔的话,我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我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安慰他。
为了把鞋送给我,前天,法叔、黑孩哥、运峰哥、孟营哥、举哥一起来到了国贝石,他们是特意来看我的,来的时候给我送来了一面金灿灿的“你和群众心连心,鱼水情意永不分”的锦旗。
走进我住的屋里的时候,法叔紧紧握着我的双手,把千层底放到了我手里,千叮咛万嘱咐的交待我:“现会,这鞋你可要穿,别不舍得,穿烂了再给你拿。”
看着手里的千层底,我想起了电影英雄沂蒙六姐妹们的支前故事: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来回20多里的山路,不分昼夜,为部队筹集军粮、纳军鞋、护理伤病员,她们带领全村妇女为部队纳军鞋500多双,有了鞋穿,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为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泉的日子里,我翻山越岭的来回跑,千层底几乎没有离开过我的脚,为了让我走路稳当,脚不磨泡,银环姐把给建哥做的布鞋给了我一双,改丽特意给我做了一双千层底,从汝州到鲁山,从大泉到国贝石,跑了200多里的路,发叔又把千层底送到我的手里,我不知道说啥好,我只知道,我的心中全是感动,我的心中全是温暖。
穿上千层底,走路踏实,干活有劲,穿上千层底,脚下接地气,心里有底气。
我做了什么,我什么也没有做,乡亲们却想着把千层底送给我。想想沂蒙六姐妹支前的军鞋,想想法叔和乡亲们给我的千层底,我是一个党员,我悟出了一个理:群众永远是前进的力量,群众永远是胜利的保证,群众永远是共产党的靠山,群众永远是共产党的亲人。
看着发叔给我的千层底,我的心里无法平静,厚厚实实
的千层底里有多少牵挂,有多少情结;结结实实的千层底里有多少温暖,有多少期盼。
不管走到哪里,千层底我都穿不够。
穿上千层底,我的心里不会忘记发叔,不会忘记发婶,不会忘记大泉的乡亲们;穿上千层底,我要做好新的工作,我要走好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