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作物学会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作物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作物学会微信公众平台特推出“礼赞•科学家精神”系列,主要内容源自由本会编辑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作物卷》。
盛家廉(1917—1998)
盛家廉,甘薯科学家。他最早在我国采用短日结合嫁接诱导甘薯开花,开创了有性杂交育种工作,先后育成以“华北117”、“栗子香”、“丰收白”、“徐薯 18”等为代表的几批高产、抗病新品种,其中“徐薯18”覆盖面最大,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为我国甘薯生产发展和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盛家廉,1917年1月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五界亭村。1933年盛家廉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普通科,1936年夏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他在杭州就学一年后,爆发了 “八一三”事变日寇侵犯上海,波及杭州,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领导下决定内迁。盛家廉在前后三年中随校辗转六地至贵州湄潭。在国难深重,与家庭失去联系的困境中,他虽倍尝流亡颠沛之苦,但也深受良师教诲和益友相助,终于修完所有课程,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1940年夏毕业,经农学院院长蔡邦华教授推荐到重庆北碚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跟随邓叔群教授进行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研究。一年后,随邓叔群赴甘肃岷县实地调查。1942年春,到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农艺系任技士,协助细胞遗传学家李竞雄从事小麦、粟等育种工作。同年7月,为解决该所试验场地问题,奉命去甘青公路中段湟惠渠灌区开荒600亩,成立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张家寺农艺试验总场,任主任。历经四年多的艰辛创业,把荒无人烟、干旱瘠薄的土地改变成可灌可排的试验场。这段时间,他们植树造林,在新铺的沙田上试种成功棉花,华来土瓜等多种作物,取得可喜成绩。盛家廉根据两年对新砂田棉、瓜等作物生长状况与土壤温湿度变化关系的观察分析,撰写了 《从甘肃的砂田来看铺砂防旱的作用》论文,此文后来经农业部水土保持专家张心一教授推荐,发表在1952年3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对西北地区推广砂田栽培曾起一定作用。1946年初,盛家廉离甘肃,经南京抵北平,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技士,主持甘薯育种,并代理园艺研究室主任。自此,盛家廉与甘薯结下不解之缘。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农事场易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他接替张景华任杂粮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56年3月,华北所扩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后,他任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杂粮研究室主任。1957年秋,正当他欲在甘薯领域里纵情驰骋的时候,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四川农村劳动。1959年9月被摘掉“右派” “帽子后,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考察团赴海南岛考察并主笔《海南岛农业考察》一文,提出了发展海南岛甘薯科研与生产的途径。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甘薯育种经验和成就》一文,以推动我国甘薯育种工作的开展。1960年春,他奉调赴江苏省宿迁县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研究所甘薯育种室主任。1962 年7月该所撤销后,他到江苏省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任甘薯组组长。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盛家廉共发表论文14篇,合编出版《甘薯栽培技术》专著,育成“新大紫”、“徐薯18”等16个新品种。1978年盛家廉等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他任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因育成“徐薯18”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又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翌年晋升为研究员并被遴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83年,他作为国家甘薯专家组组长,主持了 “六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甘薯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课题。该课题因超额完成任务指标而荣获国家三委一部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 颁发的“六五”科技攻关成果奖。
20世纪80年代,盛家廉是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主持“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课题。在他的组织领导下, “七五”攻关任务又一次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计划指标,为 “八五”我国甘薯生产再上新台阶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盛家廉还主持了我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AVRDC)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甘薯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追求光明 献身科研
盛家廉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学者。早在浙江大学成立“黑白文艺社”时,他就是发起人之一。他们采用不同的文艺形式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罪行,抨击反动当局欺压民众的丑恶面目。该组织对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20世纪40年代浙大学生运动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1948年12月,北平城外响起了平津战役的隆隆炮声,盛家廉按照地下党的安排,作为护场委员会成员积极配合接管先头小组和解放军做好试验设备的转移工作,使其免遭损失毁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盛家廉通过新旧对比,耳闻目睹日新月异的变化,决心奋发努力,为我国的农业科学事业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刻苦钻研 培育良种
盛家廉大学毕业后曾一度开展甜菜研究,1946年秋转攻甘薯科研工作。他首先深入冀东、冀中地区开展甘薯生产调查,总结群众经验,其后组织各主要薯区同行分别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再相互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资料分析,他确认我国甘薯是从海外经多条渠道引入的,其栽培历史不过400年。然而,甘薯在我国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生产上种植的品种绝大部分是劣质低产的地方种或日本饲用品种为 “冲绳百号”(引入我国后,改名为 “胜利百号”)、“农林4号”等。盛家廉认为,要提高我国甘薯单位面积产量,除继续深入探索甘薯栽培技术外,选育高产,抗病、抵御不良环境能力较强的新品种,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发展我国甘薯育种事业,盛家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与王铁华等在1947年最早研究出来用短日照结合嫁接的方法,成功地诱导甘薯开花,进而开展有性杂交,为我国甘薯育种技术开创了新局面。同时,他还仍照中央农业实验所园艺系主任姜诚贯“要从日本品种的圈子内跳出来选择亲本”的提示,将日本品种“胜利百号”和美国品种“南瑞苕”进行正反交,果然收到明显成效,很快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随后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省也相继采用上述亲本组合陆续选育出20多个甘薯新良种。20世纪50年代盛家廉先后主持培育出 “华北117”、“华北169”、“华北52-45”、“华北48”、“北京 553”、“北京248”等7个华北系统的甘薯新良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当时的甘薯产量,也奠定了我国甘薯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此,他曾两次受到农业部的嘉奖。
在这期间,盛家廉与助手们发表了 《甘薯杂交育种》、《华北甘薯增产的主要关键》《甘薯贮藏研究》、《甘薯育种的经验与成就》等论文;1957年出版了我国甘薯最早的专著—— 《甘薯》一书,深受同行和薯农的重视。
开展协作 成果丰硕
1959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两位日本畜牧兽医专家时了解到,我国现在大面积种植的“胜利百号”甘薯就是日本的“冲绳百号”后,指示农业部领导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努力赶超外国的科学技术。”面对总理的这一指示,盛家廉一连几天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他对自己发誓,不培育出压倒“胜利百号”的甘薯新品种,死不瞑目!
196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所撤销,盛家廉带着他多年保存的400份国内外甘薯品种资源和各类文献资料同10多位助手一起来到徐州地区农科所,继续从事这一有待改进提高的甘薯杂交育种研究。他依然从调查研究和向农民朋友学习入手,针对新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育种方案。在其助手和推广部门的共同协作下,从原薯类所的高代材料中又选出 “栗子香”、“811”、“1708”等新品种投入生产应用。“栗子香”在苏、鲁、豫、皖的推广面积曾达100万亩,至今还是高淀粉育种中不可多得的“高干”亲本材料。
丰收的喜悦激发了他和助手们的更大干劲,与兄弟单位紧密协作,先后又育成“新大紫”、“丰收白”、“徐州236” “徐州61”等8个各具特色的甘薯新品种。其中“丰收白”、“新大紫”在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省的最大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0万亩和100万亩。与此同时,他们还发动群众开展群选群育工作,如“崇张17”、“群力1号”、“群力2号”3个新品种就是依靠群众智慧育成的例证。
培育夺冠品种 实现铮铮誓言
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盛家廉的研究生涯也充满着荆棘和坎坷,正当他日以继夜地为培育夺冠品种而忘我工作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将他卷进了 “牛棚”。课题组中有8名助手被迫调离,甘薯育种濒于中断,试验成果得不到进一步利用。在困难和压力下,盛家廉并没有气馁。他想方设法利用劳动或吃饭的时机,打听试验工作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嘱咐留下工作的人员说,“国家富强需要科学技术,农民需要良种,我们的品种资源不能乱,技术资料不能丢,研究工作不能断,大家一定要向人民负责。” 1971年,盛家廉刚从“牛棚”中解放出来,便拖着虚弱的身躯紧张地投入了他日夜思念的科研工作。他从甘薯排种育苗到栽插收获,几乎整天忙碌在田间、苗床、暗室、温室和贮藏库里,亲自动手,一丝不苟。他工作、学习、思考的核心内容总离不开甘薯研究。知情的人说:“对甘薯那种入迷的酷爱,无疑是他在育种工作上卓有成效的一个基本条件”。
尽管盛家廉主持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已有20多个,但未能完全取代“胜利百号”。1972年初,他总结了长期育种工作的经验后认为,要想压倒“胜利百号”,必须认真考虑好育种目标,改进现用的育种方法。盛家廉在全面客观地分析“胜利百号”在各地表现时,既肯定了它有丰产性和广谱抗逆性的优点,也找到了它不抗根腐病和病毒病的致命弱点。他认为,高抗根腐病和综合性状水平高这两点对今后甘薯的高产稳产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协作攻关的品种应在这两个性状上有所突破。于是他们确立了以培育高产、抗病、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种为目标,采取严选亲本慎配组合,扩大诱导开花杂交的规模,精心培育实生苗,多点鉴定新品系等方法,认真抓好各个重要技术环节。他和助手们按照上述原则选配了40多个组合,获得1万多粒杂交种子,培育出尽可能多的实生苗。一方面经严格淘汰、选留和鉴定,如采取回交、自交、以至种间杂交等方法,定向培育或扩大产生遗传变异,以提高杂种后代的中选率。经过连续5年的奋战,终于在抗病的“新大紫”与高产的 “华北52-45”两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后代中,精选出综合性状好、高产、高抗根腐病、适应性广的“73-2518”新品系,经鉴定、试验和示范后,于1976年定名为“徐薯18”。1977年为尽快将“徐薯18”用于大面积生产,先后组织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北京等8个省市进行250个点次的生产试验和示范对比,明确了 “徐薯18” 比“胜利百号”平均增产 39. 7%,薯干产量平均增产55. 3%,尤其是在根腐病严重发生区种植,“胜利百号”几乎绝产无收,而“徐薯18”仍可获得1500公斤的单产。嗣后,他通过及时撰写科普文章,热情进行技术咨询,举办技术讲座等工作,与推广部门配合,使 “徐薯18”很快用于大面积生产。1983年底种植面积达到2160 万亩,到1989年累计推广2亿多亩,为国家增产粮食100亿公斤,创经济效益4亿元以上。此外,由于“徐薯18”的推广,抑制了薯区根腐病的蔓延,扭转了疫区甘薯绝产、少收或根本不种甘薯的局面。因此,河南洛阳农民称它是“救命薯”。“徐薯18”创造了我国一个甘薯品种种植的最高纪录,使我国自育的甘薯良种第一次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为我国甘薯育种史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冠军”品种。盛家廉梦寐以求的压倒日本“胜利百号”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一个潜心于科技事业的人,眼睛总要盯着未来。随着人们食物构成的改善,1981年他又主持育成一个红心食用新品种 “徐薯34”,从而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早上市、食味佳、商品性好、富含维生素、适于蒸烤的专用型新品种的需求。此外,当 “徐薯18”即将大面积推广之时,盛家廉于1977年又着手对 “徐薯18”进行选优提纯。他选定的“77-6”新品系,通过多年鉴定试验,比“徐薯18”增产一成以上,抗病性又有增强,品质也比“徐薯18”好,1983年定名为“徐薯77-66”。据1989 年不完全统计,已推广到1141万亩,并被国家定为“六五”重大科技成果之一。从表面上看,选优提纯并没有什么新奇,但从“徐薯77-66”及时育成与利用,则可反映出一个有经验、有一定技术路线作指导的育种家,如何在育成一个性状水平相对较高的良种面前,及时采取优中选优; 精益求精的简便方法,稳住发展和升华已有的科研成果。这也是可供借鉴的育种策略或战术。
盛家廉在从事甘薯科技事业的44年中,先后主编或参加编写了7部专著,其中,《中国甘薯栽培学》(1984年第二版) 是我国甘薯科学的代表作,系统介绍了建国以来甘薯生产和科研工作的进展与成就。《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共收录了国内外甘薯品种1096个,记载项目多达32个,不仅为电脑检查品种资料创造了条件,也为育种、引种提供了依据,1985 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他最近又主编《中国甘薯品种志》,书稿已送交农业出版社。此外,他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0多篇论文,对推动我国甘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壮心不已 志在千里
盛家廉是一位爱祖国、爱人民、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的科技事业的楷模。他那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召开党的 “十二大”会议期间,国家科委通知他来京参加“六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论证会。正在南京参加《中国甘薯栽培学》定稿会的盛家廉,马上安排好定稿事宜,匆忙返回徐州,连夜赶写甘薯育种攻关论证报告,随后赶到北京,在会议期间,由于过度疲劳,痔疮发作出血很多,但他坚持把会议开完,才去医院诊治,与会代表感慨地说:“盛老虽已年过花甲,但在科研战线上仍是一名顽强拼搏的勇士”。
为抓好甘薯科技队伍建设,扭转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青黄不接现象,把甘薯科研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组织国内外力量开展协作研究和国际间学术交流。在日常工作中,他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注意发掘助手们的优点和一得之见,鼓励他们树立起“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勇气和志向; 并积极为中青年创造进修的条件。外出时,他常买回一些参考书籍分赠年轻的科技人员和技工,以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他写的文章大多是几个人联名发表,有时硬要把助手的名字放在首位,自己甘当“人梯”。从1984年起,他开始做研究生导师,为我国甘薯科研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近年来,他多方组织开展甘薯品种资源的组织培养、茎尖脱毒、试管苗保存和病毒检测等方面的探讨,以充实提高科研工作水平。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进行“甘薯种质资源评价及交换”课题,就是其中之一。1984年,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盛家廉等国内甘薯专家联名上书建议国家成立甘薯研究中心,经农业部、江苏省和徐州市三方协议,决定在徐州地区农科所内建立“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此后,他不顾年老体弱,满怀信心地投入该中心的建设工作。在组建中,他特别注意科技人员的配备及其结构,尤其是土肥、植保、生理、生化、加工等专业力量的配备及其在中心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该中心设有种质、育种、栽培和综合利用等4个研究室,拥有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甘薯专业研究机构。经两年试运转后,验收合格,已于 198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毫无疑问,这个中心的建立与运行是和盛家廉的精心筹划与不懈努力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为了夺回已失去的时间,盛家廉争分夺秒地努力完成为自己提出的许许多多与发展我国甘薯生产和科技事业有关的一系列任务。1988年6月 ,由于积劳成疾,在杭州参加研究生答辩会后去浙江省农科院考察“七五”攻关课题的执行情况时,突发脑血栓,住进杭州医院治疗两个月,返回徐州后又两次被送进医院。在病床上,他总是按捺不住内心渴望恢复工作的心情,与前来探视的助手、学生、领导吃力地谈起那些似乎永远也讨论不完的甘薯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他依然雄心不减当年,夙兴夜寐如故,默默地在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
人物生平
1917年1月 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五界亭村。
1933年9月—1936年6月 在江苏省上海中学高中普通班学习。
1936年9月—1840年6月 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41年 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42—1945年 任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农艺系技士,甘肃省张家寺农业实验总场主任。
1946—1948年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技士、园艺研究室代主任。
1949—1955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杂粮研究室主任。
1956—1959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副研究员、杂粮室主任。
1960—1962年6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所育种室主任。
1962年7月—1983年 任江苏徐州地区农科所副研究员、甘薯组长、副所长、研究员。
1984年 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甘薯》主编。
1998年1月 逝世。
(注:本文图片来自百度网)
扫码关注我们
关注“中国作物学会”或“作物天地”微信公众号,点击“加入我们/会员注册”,即可注册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