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需求库 技术需求 饲料与兽类药物相关技术需求

饲料与兽类药物相关技术需求

发布时间: 2024-10-30
来源: 科技服务团
截止日期:2025-10-30

价格 双方协商

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贺兰县

需求方: 宁夏***公司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畜牧业,农业

需求背景

宁夏佰瑞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农牧领域,主要业务包括饲料销售和兽类药物销售。随着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面临着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研发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迫切需要在饲料和兽类药物相关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一)饲料技术方面

1.养成分精准调控技术

难题描述:目前在饲料配方中,对于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精准调配存在一定困难。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的动物对营养需求差异较大,但现有的调配方法难以实现精确满足,导致饲料利用率不高,动物生长性能未达到最佳状态。

涉及数值:例如,在某特定品种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理想含量应在 18% - 20% 之间,实际生产中由于原料质量波动和调配技术限制,蛋白质含量波动较大,有时超出范围达到 22% 或低于 16%,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2.饲料添加剂高效应用技术

难题描述:饲料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其作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添加剂量、添加方式、与其他原料的兼容性等。公司在使用一些新型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酶制剂等)时,难以充分发挥其功效,甚至可能出现因使用不当导致饲料质量下降或动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涉及数值:以一种新型益生菌添加剂为例,理论上在每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500 - 1000 克,但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批次饲料的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因素不同,相同添加量下益生菌的活性和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提升不稳定,难以准确评估添加剂的实际效益。

3.饲料生产工艺优化技术

难题描述:饲料生产过程中,涉及粉碎、混合、制粒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对饲料质量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公司的生产工艺在能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例如,粉碎粒度不均匀,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混合均匀度不够,导致饲料营养成分分布不均;制粒过程中温度、压力控制不当,使得颗粒饲料的硬度、成型率不理想。

涉及数值:在粉碎环节,目标粉碎粒度为 500 - 800 微米,但实际生产中部分物料的粉碎粒度超出范围,达到 1000 微米以上或低于 300 微米,影响后续混合和动物采食效果。制粒过程中,理想的制粒温度应在 70 - 90℃,压力为 3 - 5MPa,但实际操作中温度和压力波动较大,导致颗粒饲料的硬度合格率仅为 80% 左右,成型率在 90% 左右,低于行业先进水平。

(二)兽类药物技术方面

1.药物剂型创新技术

难题描述:现有的兽类药物剂型相对单一,主要以粉剂、片剂和注射剂为主。这些剂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粉剂和片剂的适口性差,动物服用依从性低;注射剂使用不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对动物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公司希望开发出更适合动物使用的新型药物剂型,如长效缓释剂型、透皮吸收剂型等,但在剂型研发和生产工艺方面面临技术难题。

涉及数值:以一种治疗家畜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为例,目前常用的注射剂药效持续时间约为 12 - 24 小时,需要每天注射 1 - 2 次,增加了养殖成本和动物应激。若能开发出长效缓释剂型,使药效持续时间延长至 48 - 72 小时,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养殖便利性。

2.药物残留检测与控制技术

难题描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兽类药物残留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公司在销售兽类药物时,需要确保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以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然而,目前公司缺乏精准、高效的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和有效的残留控制方法,难以对药物残留进行准确监测和有效控制,增加了产品质量风险。

涉及数值:根据国家标准,某类兽用抗生素在动物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 100μg/kg。公司在实际检测中,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限,对残留量低于 50μg/kg 的样品检测结果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误判。同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用药指导和残留控制措施,部分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量可能超标,影响产品销售和企业声誉。

3.药物研发与安全性评价技术

难题描述:兽类药物的研发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价,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公司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面临着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且研发成功率较低。此外,对于一些新的药物靶点和作用机制,公司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限制了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

涉及数值:在一项新兽药的研发中,临床试验需要对至少 100 只动物进行为期 6 个月的观察和检测,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由于试验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部分重要指标遗漏或检测方法不准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安全性评价需要检测多项指标,如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指标等,每项指标的检测成本较高,整个安全性评价过程的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元,增加了研发成本和风险。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一)饲料技术方面

1.营养成分精准调控目标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实现对各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精准调配,使实际营养成分含量与理论设计值的误差控制在 ±2% 以内。例如,某生长育肥猪饲料中蛋白质的设计含量为 16%,实际生产中蛋白质含量应稳定在 15.7% - 16.3% 之间,以确保动物能够获得均衡、准确的营养供应,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长性能。

2.饲料添加剂高效应用目标

建立完善的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体系,确保新型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酶制剂等)在饲料中的作用效果显著且稳定。通过优化添加剂量、添加方式和生产工艺等措施,使添加剂的功效提升 20% 以上。例如,使用某种益生菌添加剂后,动物的肠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腹泻率降低 30% 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 10% 以上。

饲料生产工艺优化目标

通过改进饲料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能耗 15% 以上,提高生产效率 20% 以上,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在粉碎环节,使物料的粉碎粒度均匀度达到 90% 以上,即 90% 的物料粒度在目标范围内(如 500 - 800 微米);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控制在 5% 以内;制粒过程中,颗粒饲料的硬度合格率提高到 95% 以上,成型率达到 98% 以上,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产品。

(二)兽类药物技术方面

1.药物剂型创新目标

在未来 1 - 2 年内,成功研发并上市至少 1 - 2 种新型兽类药物剂型,如长效缓释剂型或透皮吸收剂型。对于长效缓释剂型,使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延长至现有剂型的 2 - 3 倍,减少给药次数,提高动物的顺应性和治疗效果。例如,将某抗生素的注射剂改成长效缓释剂型后,给药间隔从每天 1 - 2 次延长至每 2 - 3 天 1 次,同时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更长,治疗效果更显著。

药物残留检测与控制目标

建立一套精准、高效的兽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体系,检测灵敏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对常见药物残留的检测限低于国家标准限量的 50%。例如,对于某类兽用抗生素的残留检测,国家标准限量为 100μg/kg,公司的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到残留量低至 50μg/kg 以下,确保药物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科学的用药指导和残留控制措施,使公司销售的兽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比例达到 98% 以上,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2.药物研发与安全性评价目标

优化兽类药物药物研发流程,缩短研发周期 30% 以上,降低研发成本 20% 以上。在临床试验设计方面,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各项评价指标全面、准确,使研发成功率提高 20% 以上。建立完善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对新研发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确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需求解析

解析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解析时间:2024-11-01

王诗文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服务团专家

综合评价

此需求描述清晰,利于专家跟进。该需求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关乎农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需要跨行业专家共同解决,如动物营养专家解决饲料营养问题,药剂学专家负责药物剂型创新,化学分析专家参与药物残留检测等。技术对接方案框架可包括:与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联盟,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定期组织专家研讨会,交流技术进展和解决方案;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实验基地,进行饲料和药物的试验与验证。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创新,有望实现技术需求的突破,推动农牧产业的升级发展。
查看更多>
更多

处理进度

  1. 提交需求
    2024-10-30 09:56:19
  2. 确认需求
    2024-10-31 17:11:49
  3. 需求服务
    2024-10-31 17:11:49
  4. 需求签约
  5. 需求完成